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八章 真的成了

    只不過這黃泥水淋糖法,不同地方做法也不甚一樣。用時耗工自然也不一。至於用哪一種,還有待試驗。

    霍惜想起以前過年要做紅糖年糕。雖然呈現出來的結果一樣,但不同地方,做法並不一樣。

    有些地方是把生糯米粉直接倒入大鐵鍋裡,再倒入紅糖水,然後用兩根手臂長的擀麵棍放到鍋中使勁絞,一邊熬煮一邊絞,直至煮熟,盛出放盤中冷卻。

    這中間的過程,得輪換數個精壯男人,換著來。

    若在家做過蛋糕,用筷子打過蛋白的都知道,打到最後十分想死。

    而這絞糯米糊糊,大幾十斤,那黏性,不輪著換青壯男人,胳膊廢了都是小事,問題是絞不動,女人根本幹不來這個活。

    做一次年糕要數個人力,用時數個小時。也不怪很多民間小吃會消失,是個人都不想做,只想買現成的。

    而還有另一種做法。

    就是生糯米粉倒入大盆裡,倒紅糖水,跟和麵一樣,和糯米粉,和勻使其上勁,然後倒蒸盤裡,上鍋蒸,蒸數個小時。

    最多隻需兩個人力,一個和麵一個燒柴,當然一個人力也完全足夠。

    至於哪種好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論起效益,自然是和麵蒸製法更省時省力,效益更高。

    而這黃泥水淋糖法,霍惜既然想把它做成一種獨門生意,自然是想找效益更高的。

    覆黃泥法,黃泥封壇法,那是不用想的。

    幾人在廚房裡,把新買的大鐵鍋開了鍋,又把瓦溜等物都洗好,把二十斤蔗糖……哦,這還不是砂糖,而只是紅糖磚。

    紅糖磚比碾成粉末的紅砂糖更易攜帶,保存和防潮防化。霍惜這回換來的也是紅糖磚。

    霍惜先把十斤糖磚放到鍋裡熔化,然後在木刻的模具上方架起瓦溜,就是陶製的大漏斗,漏斗下方用大眼的紗布包著,讓霍二淮舀紅糖槳倒入瓦溜,爾後讓楊福把冷的黃泥水澆入。

    紅糖槳順著漏斗緩緩流入木製的模具裡。

    霍惜和楊氏眼睛緊緊盯著模具看。霍惜發現本來熬化的蔗糖有些紅褐色,這會流下來的糖槳已清澈許多。

    十斤紅糖槳倒完,等它冷卻沉澱的過程中,霍惜又嘗試另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