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隻熊貓 作品

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揚州八怪(二)

    (注:上一章已經重寫。)

    汪中知道,要想讓自己這幫老友小友的舍家拋業去北海鎮效力,就得先以驚人之語把他們吸引過來,然後把北海鎮好的一面大說特說,這樣才能打消他們的顧慮。

    反正話裡話外透露的意思就是,前途是不是光明的需要大家一起爭取,不是我汪容甫不努力,我是一人對“群敵”,獨木難支啊。哥兒幾個要是不來幫我匡扶趙王,等到“時日曷喪”,那咱們這些人可就真得玩兒完了!

    談話間,曾出任過縣令的段玉裁,對北海鎮將來要實行官吏下鄉的手段直言“荒謬”,他說鄉間皆有宗族自治,此舉無異於與民爭利。

    不過在座的江藩對此卻不以為然,出言道:“懋堂公,此言差矣。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段玉裁面色不虞道:“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此非王道!此乃韓李之術,非孔孟之道!漢宣帝有云,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江藩這話的意思是連孔子當年行攝魯國相事都搞“為政必霸”,北海鎮居關外苦寒之地,四面皆敵,以幾十萬人對抗滿清,搞搞霸道也沒什麼。而段玉裁則用秦朝的快速滅亡來回擊,既然標榜是朱明之後,那治理天下就應該是王霸融合才對。

    在古代中國,政權單獨行使被稱為霸道,政權和社會本身所具有的控制力相結合後才是王道。孔子被讀書人稱為素王,素王和皇權要並行天下,上下分治。地方上的事是素王統治,衙門裡則是皇權的統治,也就是所謂的“皇權不下縣”。

    汪中哈哈一笑,說兩人這個爭論已經過時了。隨即他便舉了電話和電報的例子,說趙王一句話,瞬息之間便可傳遍萬里,這不比官紳自治更有效力?

    段玉裁聽了這話,連連搖頭表示不信,直說這不成了神怪小說裡的“千里傳音”了。於是汪中便和他打賭,說要是有的話,你段若膺就得留在北海鎮幫我。

    洪亮吉湊趣說好啊,我來當見證人,願賭服輸。

    話音剛落,汪中嘿嘿一笑,不由分說拉著段玉裁就去了徐莊的那間通訊室,在七個文人的目瞪口呆中,汪中很快就聯繫上了北海鎮,拿著個麥克風哇啦哇啦的說了一通。以汪中的性格,這也就是時候太晚了,否則他真敢讓趙新大老遠跑過來說兩句。

    聽到黑色的音箱裡傳出帶著山東口音的清脆女聲,段玉裁嘴巴張的能塞進一個鵝蛋,半天都說不出話來,他這才明白自己上了汪中的套了。

    看著屋內亮閃閃的燈泡和那臺黑色外殼的無線電臺,七個文人在聽了徐莊通信員大概其的解釋後,雖然一頭霧水,可還是不住讚歎:“未曾想百工之技竟能神奇至斯!”

    八個文人之後一直談到三更天,約定明日繼續,這才由人帶著去客房休息。至於是否能睡著,那就另說了。

    次日一早,年輕士子黃承吉因為一夜沒睡,眼圈發黑。昨天晚間的談話內容讓他輾轉反側,心驚肉跳。等吃罷早飯,他揣測良久,這才汪中提了一個問題。

    “容甫前輩,昨日先生言語中提及國家和民族,並提及李朝、安南等國不是藩屬,而是鄰國,還請先生明示。”

    汪中想了想,便用北海鎮的官方教材解釋道:“凡國家皆起源於氏族,族長為一族之主祭者,同時即為一族之政治首領......”

    好吧,北海鎮又無恥的抄襲了另一時空中梁啟超的論述。北海鎮要搞民族認同,在保住滿清現有疆域的前提下,還得繼續融合阿伊努、雅庫特、島國甚至是哥薩克等民族。所以就必須得有個綱領性的解釋才行。

    而於德利翻遍近代文獻,最終決定抄襲梁啟超的思想。畢竟作為一個傳統與現代交替過渡的學者,梁啟超的解釋應該能得到更多的認同。

    話說中國在19時期中期以前,從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與“民族”的概念。所謂“中國”即是天下,並非後世政治學意義上與其他民族國家相對的“國家”。所謂的民族文化意義上的“民族主義”,也就是“華夷之辯”;尊奉孔孟之道,遵循華夏之禮,就是華,反之就是夷。

    於是這一天的交流,便從什麼是國家,什麼是中華民族開始了。

    對於趙新授意於德利(起碼汪中是這麼認為的)搞出的這套國家和民族的說法,汪中是極為認可的,這也是他對趙新“文治”上少有的贊同。

    當然了,趙新抄襲的那首詩也得到了汪中的讚許,認為趙王在自己的影響下,多少還有了點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