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七十八章 stupefy(上)

    喬治安娜讀過這樣一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綽號“π”的少年和一隻孟加拉虎在大海上的奇幻漂流故事。

    “π”是一個古希臘字母,代表圓周率,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公元前3世紀不論是東方還是古希臘的數學家都已經證得。但也有人認為古印度人在公元前800年就已經證得,它被記錄在印度宗教鉅著《百道梵書》上。

    有一位英國作家認為埃及人在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金字塔的周長和高度比正好是圓周率的兩倍。

    如今被應用廣泛的阿拉伯數字其實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它最早是被印度人發明,阿拉伯的學者們很樂意學習這些先進的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式做生意,後來阿拉伯人將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再由教皇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到了13世紀連普通的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了。

    帕瓦蒂和帕德瑪都很喜歡占卜學,但她們那個寢室只有赫敏格蘭傑才對算數占卜學感興趣,佩蒂爾姐妹和拉文德更喜歡特里勞尼和馬人費倫澤的課程。

    有很多歐洲男人在印度與當地女人結婚,融入當地社會,方便當地業務推行,他們聯姻的對象一般是上層人士。一開始她們就像傳統的女性一樣對丈夫服從,後來她們逐漸開始“明白”過來,開始插手丈夫的會計業務。

    這些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只有極少數人期盼靠著死工資致富,絕大多數人私底下還從事大量買賣以賺取外快。另外就是想辦法鑽漏洞,再嚴明的規定都阻擋他們。只要他們將自己的開支以別的名目,比如老虎、宴會等報賬,他們就能避開規定,挪用公款了。

    情況嚴重到公司總收入銳減,而公司對印度的橫徵暴斂引發了起義,為了鎮壓起義又要不斷增加開支。倫敦也開始懷疑這些人究竟是為了個人利益還是為了公司利益,尤其是美國革命爆發後,小威廉·皮特對東印度公司進行了整改。

    喬治安娜曾跟皮特開玩笑說他像個“管家”,他也笑著接受了這個“綽號”。這種管家不只是穿著燕尾服,還包括他那惹其他僕人厭煩的“好管閒事”,而他自己的家卻被僕人給偷了個精光。

    這些掌握在“小老婆”手裡的賬本會成為對簿公堂的罪證,可是歐洲是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有些男人在歐洲還有妻子,她們是一點都不知道丈夫在國外幹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