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銷售是門學問

  一樣的道理,要是煤炭你也自己僱人去挖,那砸到人了,責任算誰的?”

  劉富貴也是心思通透之人。

  聞言,劉富貴恍然大悟:“明白了!同樣的道理,農機廠需要什麼鑄造件,直接向翻砂廠下訂單就好。至於它生產中,遇到鐵水飛濺、模具爆裂...

  等等這些生產事故,所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就無需我們農機廠操心了。”

  羅旋點點頭,“是啊,表面上看起來,翻砂廠賺了你們一部分利潤。但農機廠卻可以輕裝上陣,不用分心去管鑄造件這些事情。

  而且鑄造件那一部分的鋼鐵指標,也是由翻砂廠去操心。

  你們農機廠,只需專注把控好機器的質量。

  將打穀機、拖拉機組裝好,努力去解決銷售、和售後的事情就好了。”

  劉富貴想了想,微微頷首,“這個辦法好!同樣的,我們只需要向木器社提供圖紙,讓他們按照我們的要求生產出來踏板、擋板這些部件就好。

  要是他們生產出來的部件,不合格的話,我們退貨就行。原材料和人工上的損失,咱一概不管!

  這就是中午你說的‘分工合作、效益共享’?

  好,這個法子好,省心省力。呀,姬老先生不愧是老牌資本...咳咳咳,不愧是精於管理的高人吶!”

  剛才羅旋向劉富貴建議的這些東西,其實就是後世最為常見的產業鏈建設。

  各個企業各自只負責一段工序,專心把機器上的某一部分配件做好就行。

  要是一個企業從螺絲釘,到整個成品都自己生產的話,不但管理成本高的嚇人,而且往往哪個環節都做不好。

  術有專攻。

  攤子一旦鋪得太大了的話,不是這裡出問題、就是那裡有毛病,出故障。

  好好的一個管理層,結果變成了消防隊員,時時忙於到處去救火。

  破事一大堆,成天讓人焦頭爛額的,哪還有精力把企業做好?

  農機廠只負責生產打穀機上的核心部分,比如大軲轆、連同上面的那根鋼軸。

  這個地方,是整個打穀機上磨損的最厲害的構件。

  羅旋建議劉富貴:一定要用高碳鋼,用來做這根鋼軸。

  而且,打穀機上面使用的軸承,也得向上級打報告,一定要用哈軸四廠生產的好軸承!

  像農機廠這樣的企業,需要外調一些主要配件的時候,是需要向縣裡的輕工業局打報告、寫申請的。

  如軸承、潤滑油之類的物資,並不是廠裡想買就能買到的。

  羅旋之所以建議劉富貴,在打穀機上這兩個關鍵部位,一定要用質量最好的配件。

  那是因為這個時期,

  一個生產隊要買上一臺、兩臺打鼓機,可算得上是置辦大件家當了。

  所以農機廠生產出來的打穀機,一定要皮實耐用,從而慢慢積累起來“紅星農機廠”的口碑!

  就像這個時代,大家提到“上海產品”的時候,都會由衷的豎起大拇指誇讚一句:好東西!

  上海產品,代表著好質量。

  只不過人家的產品是輻射全國。

  而紅星農機廠的產品,只是定位於“區域產品”。

  但操作的道理是一樣的:任何企業和它的產品,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口碑,才能有市場、才能走的長遠。

  談好了農機廠的架構問題。

  劉富貴又問,“現在,我們紅星鄉的稻穀已經收割大半了。那我們農機廠的產品,隨後又該往那些地方銷售呢?”

  “往北邊。”

  羅旋道,“越是往南,稻穀越是收割的早。如今往省城方向走,那些地方的稻穀還沒有開鐮,趁這個機會,打穀機還能熱銷一段時間。”

  在後世,羅旋不知道由南往北跑過多少回了。

  越是往北走,那邊的莊稼成熟的就越晚。

  就像滇南的玉米已經揚花,而漢中的玉米才長到齊腰高。若是再往北,陝北那邊的玉米,此時才到膝蓋...

  劉富貴已經算得上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了。

  如今他身為農機廠的銷售負責人,竟然連這些常識都不清楚。

  由此可見,這個時期的人,出過遠門的其實真不算多...

  這也不能怪他。

  平常,普通人出個縣境都不容易,就更別說去市裡、去省城了。

  這個時期沒介紹信、沒通用糧票,任何人簡直就是寸步難行!

  劉富貴從小在沒有電視機、沒有收音機,甚至連廣播都沒有的紅星鄉長大。

  他的見識,其實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廣。

  其實,羅旋即便不給劉富貴提這些建議,紅星農機廠也能很滋潤的活上個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