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十八 作品

第 24 章 豬瘟配方

 他的神情不是開玩笑,清音就知道應該是真的,也嚴肅起來,“是大規模的嗎?”

 顧安點點頭,“目前看來情況有點嚴峻,畜牧站也沒辦法,多種抗生素聯用依然無法控制住。”瞿建軍那天上報之後,上面很重視,當即派出軍醫和省裡的動物醫學專家前去那個村子,至今仍然查不出是什麼疾病。

 “跟我說說都有些什麼症狀。”清音先回診室跟林莉說明情況,林莉趕緊讓她去,說下午都不用來了,算她出外勤。

 清音帶上自己的出診箱,坐上自行車。

 大概十分鐘後,得知最開始發生豬瘟的村子在西邊,叫小西村,是個窮得出名的生產隊。剛開始是社員自家養的豬不吃食,沒精神,一天只趴窩睡覺,還伴隨拉稀、哼唧等不舒服,沒幾天餵豬的小孩發現豬耳朵尖尖上和尾巴根破皮潰爛……然後沒兩天,豬就死了。

 最開始死豬那家人,也沒往豬瘟上想,以為就是運氣不好,但死都死了,就當提前過年,把肉給吃了。

 沒想到接下來,接二連三的,整個生產隊的豬都死了,隊長髮現不對勁,要往公社和畜牧站上報,但社員們不幹啊,這要是報上去了,就得當豬瘟處理,誰能眼睜睜看著那麼多白花花的豬肉被掩埋?

 最終,眼看最先吃死豬肉那兩戶人家也沒出什麼問題,隊長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不管了。

 “現在附近幾個村子的社員都被集中管理,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事。”

 “不會。”清音很肯定地說,這些症狀應該就是急性豬瘟,不會在人之間傳播,因為無論是原書還是現實世界裡,70年代的書城市沒有爆發過人的傳染病。

 很快,車子進入小西村,村口站著幾名穿便服的工作人員,看見是顧安什麼都沒說就放行了,來到一間新改出來的豬圈前,那裡已經聚集了好幾名專家和軍醫,其中還有上次清音見過的幫顧安取子.彈的年輕軍醫。

 徐文宇看見她,臉上有種清音意料之外的驚喜和激動,他主動伸出手:“你好,清醫生,正式認識一下,我叫徐文宇。”

 “徐軍醫你好。”

 幾名專家正愁眉苦臉,聽見“清醫生”全都轉過頭,但心裡都有一個想法——就這,就是請來的外援?是護士吧。

 倒不是說對醫生和護士有什麼高低之分,而是她太年輕了,一看就跟經驗豐富的老大夫搭不上邊。

 瞿建軍主動為他們介紹,清音也沒注意聽誰是誰,她的注意力全在圈裡那兩頭還沒病死的豬身上。

 這兩頭是最近才發現的後發病例,果然症狀都跟顧安說的一樣,清音心裡已經有了初步推斷。

 但這麼多行業專家在場,自己一個年輕人也不適合先開口,於是就假裝繼續觀察。倒是一旁的老專家們,心裡已經不太舒服了。

 怎麼說呢,他們來到小西村已經三天了,用了多種抗生素都沒能扭轉局勢,反倒是讓一開始還活著的六頭病豬死了四頭,現在僅剩的兩頭,本就讓他們面上無光。誰知瞿建軍說是去找外援,他們以為是請比他們學術造詣更高,更老道的動物醫學專家,誰知居然找了個比他們孫女年紀還小的小姑娘……

 小姑娘也就罷了,她還是個中醫……

 這,氣性大的專家,臉都紅了,瞿建軍這明擺著是在下他們面子,罵他們一群老東西沒用!

 也有涵養好的,主動問清音:“清醫生怎麼看?”

 “在幾位專家面前是晚輩班門弄斧了,但既然老師您考到我,那我就簡單的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權當是拋磚引玉。”

 其他人一見她把話說得這麼好聽,沒有年輕氣盛,也沒有點他們的治療無效,心情也好了很多。

 “依我看,這應該只是一場普通的急性豬瘟,不會在人之間傳播。”

 “什麼,急性豬瘟?!”

 “要是簡單的急性豬瘟,為什麼我們用青黴素無效?”還治死了三分之二。

 清音看向眾人,“其實各位老師的治法是正確的,規範的,這是值得晚輩學習的地方,但我作為一名醫人的中醫,以中醫的眼光看,豬和人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有人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怎麼著,你還能給豬把脈啊?”

 “這把脈是把哪隻手?哦不,哪隻腳,豬可是有四條腿呢!”

 “不把脈,難道是給豬扎針?”

 其他人也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就一個扯唄!

 清音也不惱,她的資歷在這兒擺著,擱一群年紀堪比自己爺爺的老專家面前確實不夠看,她也不喜歡打嘴炮,“我的看法是,既然青黴素無效,何不試試清熱解毒的中藥?”

 眾人不說話,都看向瞿建軍,有倆老專家甚至是準備看好戲的,他倒是要看看,瞿建軍會不會信她的鬼話。人生病了喝中藥,豬生病也能吃中藥,中醫就是包治百病唄。

 瞿建軍卻是絲毫不猶豫的點頭,“好,你開個方子,我們去抓藥。”

 老專家們:“……”

 奄奄一息的豬啊,就這麼灌些草藥進去,它們本就脆弱的肝腎能受得住嗎?是藥三分毒,更何況是成分不明的草藥,這是嫌它們死得不夠快!

 有人張了張嘴想阻攔,被身邊的人拽了一下,頓時反應過來,是啊,你阻止幹啥,治死了又不用他們擔責任,最後要吃掛落大家一起吃,還能有人幫著分散火力。

 況且,這樣的異想天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年輕,就是要讓現實狠狠教她做人,她以後才知道什麼叫學術權威,什麼叫專家。

 倒是徐文宇為首的幾名軍醫,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畢竟很久以前他們就聽徐文宇說過自己遇到一個年輕中醫治好了重度昏迷病人的事,被他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大家本就對這位神奇的中醫大夫充滿好奇,此時知道就是眼前這位,大家雖然心裡不太贊成,但說不定還跟上次一樣有效呢?

 反正,常規療法也沒用。

 很快,無人勸阻之下,中藥抓來並進了大鍋煎煮。大家也不走遠,三三兩兩的在豬圈周圍站著,等著待會兒看這兩頭豬怎麼個死法。

 顧安的視線看過去,見清音的臉被太陽曬得紅紅的,連忙以眼神示意旁邊的大槐樹。

 大家站得久了,腿都有點軟,尤其是那幾位老專家,清音沒要坐。

 五月底的下午兩點多,太陽直晃晃的掛在頭頂,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老專家們不僅小腿打擺子,額頭的汗都快流成線了……忽然,大家眼睛一亮!

 有個高個兒小年輕,從村民家裡拎來一個小板凳,老專家們眼睛都直了!

 雖然是小板凳,太小了,但,這個時候能一屁股坐上去,那真是比吃冰西瓜還讓人舒服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琢磨到底是讓誰先去坐。老王是研究院副院長,老李是工齡最長的研究員,老劉是參與過重要項目研究的,老張三年前做過心臟手術……不好辦啊,誰都以為自己是最適合的那個。

 然而,就在大家內心論資排輩的時候,只見那小夥子來到大槐樹下,放下彷彿發著金光的小板凳,那個要給豬喝中藥的小姑娘坐,坐,坐下去了?

 就這麼坐下去了!

 清音懶得看他們五顏六色的臉,一開始她確實是尊重他們的,可奈何人家不尊重她,那她也就沒必要熱臉貼冷屁股,該坐就坐。

 大槐樹下是真涼快呀,坐著小板凳,要是再來兩塊西瓜,一把蒲扇,那這個夏天就完美啦!

 很快,中藥煮好,工作人員按照清音說的份量,將藥液灌進豬嘴裡……

 接下來就是等待,清音倒是涼快得很,瞿建軍顧安徐文宇等人,本來就年輕力壯,站會兒不算什麼,可真是苦了那群老專家。

 沒人給他們搬凳子,沒人讓他們坐會兒,他們自己又自持身份,誰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就這麼尷尬的,熱辣的站著……站著……

 然而,更讓他們鬱悶的是,又站了兩個小時,這兩頭豬都沒嗝屁。

 倒不是說他們有啥壞心眼,他們也很樸素,樸素而堅定的認為,中藥會加快它們的死亡,等它們一死,今天的事就了了。

 可奇怪的是藥下去,按兩頭豬居然慢慢的不哼唧了,睡了一會兒,發出舒心的鼾聲,一會兒起來尿一泡,一會兒起來拉一泡,沒一會兒甚至還來拱門!

 這意味著,它們肚子餓了呀!

 這兩頭豬都兩天沒怎麼吃食了!

 瞿建軍發現,連忙讓人把豬食倒進豬槽裡,它倆就甩著耳朵“啪嗒啪嗒”的吃起來,那久違的咀嚼聲,居然像天籟一樣美妙。

 “好了,可以量體溫了。”清音發話,立馬有人將體溫計放進豬屁股裡……

 喂藥之前,清音讓量過一次體溫,現在再量,就是用數據證明自己的治療有效。

 “剛才是42度,現在39度,已降至正常。”

 老專家

們:“……”

 大家東張西望,或看天,或看地,或看鞋,就是不敢看清音的臉。

 當然,清音也不是要證明自己怎麼樣,她只是想告訴這些龍國人,中藥是有效的,不僅對人,對動物也一樣。如果龍國人自己都否定它的作用,那將來願意學中醫,用中醫的人只會越來越少,當中醫有一天也跟其它傳統文化和技術一樣成為非遺保護項目的時候,那才是這個民族的悲哀。

 “剩下的藥,就餵給附近生產隊的豬,早晚各喂一次,不用一個星期,應該就沒事了。”

 瞿建軍鄭重記下,雙手握上她的手,“感謝清同志。”替我們的農民社員,也替我們的子弟兵。

 清音又待了會兒,見沒什麼事,有點想回家了。

 顧安跟瞿建軍和徐文宇打聲招呼,推上自行車,倆人“嗖”一下就消失在眾人視線中,老專家們可終於緩過氣了,一個清嗓子,一個看天,一個捶腰的。

 瞿建軍趕緊安排人送他們回城區,主要是吧,他們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益處,清音的方子明顯更管用。

 ***

 接下來幾天,清音聽到的都是好消息,那兩頭實驗豬活得好好的,用上中藥的其它豬全都生龍活虎過來,瞿建軍將中藥分發到附近幾個生產隊手上,大家為了保住年底的任務豬,再也不敢自作主張。

 而對於那些偷吃死豬肉的社員,瞿建軍也只是口頭教育一番,並且親自出面向公社區裡申請免交今年的任務豬,等明年一併補上。

 清音知道的時候,對他的感觀更好了兩分。

 看來,他跟瞿老司令還是不一樣,他更識人間煙火,更知人間疾苦。

 說起瞿老司令,清音其實從一開始就知道林素芬冒領功勞的事,但她並未拆穿。因為在她心目中,劉大叔劉大嬸才是大丫二丫真正的親人,看老人對孩子怎麼樣,不是看他們嘴上怎麼念,而是要看怎麼做。

 大丫二丫生病,劉家老兩口忙進忙出衣不解帶,作為爺爺的瞿老司令卻全程沒露面,只在孩子完全痊癒之後,作為大家長來感謝一下醫生,但他連孩子都沒去看過!所謂的孩子“好了”也是他從兒子口中得知。

 這事清音也是從大丫嘴裡才知道。

 這樣的上位者,她並不覺得會是個合格的領導者,所以她並不想往前湊。

 她不稀罕往前湊,柳家卻是巴之不得。

 自從林素芬被抓後,清慧慧儼然成了脫韁的野馬,幾乎天天跟柳志強膩在一起。

 就連一日三餐都是在柳家吃的,要不是怕別人說閒話,估計她連家都不想回。

 這不,一下班,她就直奔柳家,“柳大媽今天做啥好吃的?我幫您擇菜。”

 “慧慧下班啦,不用不用,你在家沒做過,歇著就行。”柳大媽老臉笑成一朵爛菊花。

 能不高興嘛?清慧慧現在可是給她交十塊伙食費呢!聽起來還沒工資的三分之一,但柳家現在啥情況,能多增加十塊,那她就有辦法全給它變成純收入。

 十塊錢啊,即使真吃細糧,她一個小姑娘能吃下多少,大部分還不是進了柳家人的肚子。

 “本來想給你割點肉,誰知去晚了沒買到,黑市上的又貴,咱這樣的家庭也吃不起,倒是委屈你了。”

 清慧慧當即感動成啥樣,她媽可不會這麼溫和而慚愧的對她說話,只會數落她,“沒事大媽,我這還有錢,這四塊您拿著,明天去買,貴點就貴點。”

 柳大媽推拒一番,隨後開開心心把錢收下,這頓飯嘛,主打一個開心。

 飯後,柳志強和清慧慧開始出門買東西,兩罐麥乳精,兩斤雞蛋,加兩個書城人見都沒見過的高檔荔枝罐頭,出門坐公交。

 柳志強一路都有點緊張,雖然買東西的錢不是他花的,但今天是他第一次去拜見瞿老司令,兩天前就把今天要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演練了很多遍,他今天是以清慧慧對象的身份去的。

 他要展現的,就是即使慧慧的母親出事,他依然對慧慧不離不棄,支持她,鼓勵她的好男友形象。

 只要有了慧慧這條線,搭上瞿家,不說瞿家直接給他什麼資源,只要他在領導跟前不經意的露出幾句自己跟瞿家關係匪淺,廠裡都得多重視他兩分。

 他已經從廠辦那邊得知,今年國慶節,廠裡將推選一名優秀職工,到時候有機會到市裡接受表彰,那可是要在市委辦公大樓待一天的殊榮,他必須爭取!

 “志強哥你就放心吧,你是咱們廠裡最稀缺的大學生,平時又那麼努力,今年的優秀職工非你莫屬。”

 柳志強寵溺的看著她,“看你說的,評得上評不上我都不在乎,只要你開心就好。”

 清慧慧露出一個燦爛的笑臉,她覺得此刻的自己真是幸福慘了。

 而她不知道的是,她的親親老媽是真的慘了。

 自從進了派出所,林素芬已經好幾天沒能好好睡覺了,不是公安不讓她睡,而是她睡不著,因為就在兩天前,劉加敏告訴她,那本本來能讓他們翻身的醫書,消

失了。

 公安從證物房裡抱出來的,居然是一個空殼子!

 本來,她還想著能靠硬扛,讓劉加敏先出去,他一定會所有嫁妝都是她偷的,他自己把監守自盜倒是撇清了,她卻慘了。

 兩個男人全他媽指認是她乾的,公安已經把她定罪,按照丟失東西的價值賠償,她自以為聰明分開存到不同地方的錢也被查封了,只等核實清楚,她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就要合理合法的鑽進清音口袋!

 不過,她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劉加敏不想保她,那她也不客氣,將指使她賣金條的人供出來,那人正好是劉加敏介紹的上線,是一個能隨時聯絡港城那邊的間諜頭目。上次化肥廠炸.藥的事就有他的身影。

 好嘛,公安原本以為,劉加敏只是保管不力,誰知居然還牽扯到別的大案上,那就不是賠錢就能了的。

 林素芬本來想偷小姑子的家,結果到頭來反被小姑子掏空了家底,那可是她為慧慧準備的能衣食無憂半輩子的嫁妝啊!

 還有那五條大黃魚,到底被哪個天殺的偷了!

 林素芬愁得整夜整夜失眠,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卻不知道她的親親閨女卻正在跟她看不上的破落戶蜜裡調油,要是知道……嘿嘿,又要吐血。

 ***

 因為林莉被清音鼓動得心熱,最近幾天開始,她倒是一反常態,廠裡有啥會,只要通知到醫務室,她都去開。

 大家一開始都以為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咋一直裝死的醫務室開始有活人了?

 一來二去參加的多了,她發現也不是所有會議都毫無意義,其中很多涉及到廠裡發展的重大策略和討論,她雖然沒發言權,都聽一聽,也是有好處的。

 她聽完,回。

 於是,清音間接的,也知道了廠裡最近在忙什麼,有什麼重大決策,甚至還能知道市委革委會那邊有什麼重大工作和變動,這些都是她一個穿書者所欠缺的。

 她學過近現代史,知道國家接下來幾十年的歷史走向和重大歷史事件,可書城市一個小城市裡面的事,她卻是不知道的。

 “最近啊,廠裡要搞什麼冶鋼技術革新,聽說是打算從京市請個什麼專家來,上下都在忙這件事。”

 “什麼冶鋼專家?”

 “我也是聽後勤主任說的,說那位專家啊,原本是京市人,前幾年最早倒黴的一批,先是去了五七幹校,聽說他冥頑不靈,不服改造,後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人家這種掌握技術的專家,慢慢又開始受重視咯。”

 清音聽著,怎麼感覺有點耳熟,什麼專家,什麼勞改農場,她應該是在原書中瞟過一眼,但小說太長了,有些情節她是挑著看的,實在想不起是什麼事了。

 她也不糾結,想不起就暫時不想,剛好門口也有人等著,以為是來看病的,林莉就起身離開。

 那人四十來歲年紀,從工作服來看,不是廠裡職工。

 林莉走到門口,回頭看了一眼,“咦,你是哪個廠的?”

 來人很客氣,“同志你好,我叫孟友德,是市第六製藥廠的研發主任。”

 製藥廠的來鋼廠衛生室幹嘛?林莉雖然奇怪,但自己作為醫務室的負責人,還是得出面接待,“你好,來這邊坐吧。”

 孟友德卻是看著清音,“我主要是來找貴單位的清醫生。”

 清音也走過無論是原主還是自己,都跟什麼製藥廠沒關係啊,“你好,我就是清音,你找我什麼事?”

 孟友德伸手跟她握住,“冒昧來訪,打擾清醫生了,你不認識我,但你可能跟家父剛見過面。”

 清音更是一頭霧水,自己沒見過姓孟的老頭啊。

 林莉見好像跟衛生室無關,也就識趣的離開,孟友德這才說起前幾天在小西村的事。

 原來,她的父親老孟,就是那天的老專家之一,當時清音忙著給豬看病,也沒注意聽介紹,所以並不知道有這麼個人。而老孟因為心懷愧疚,回家就跟兒子說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小孟主任聽來那天的事哪是什麼“鬧劇”,分明就是有乾坤!

 “首先,我先對那天家父對您的輕視而道歉,但他跟別人不一樣,他老人家也是中醫出身,後句話,他很抱歉。”

 清音壓根就沒注意有這麼一號人物的存在,別人不為自己說話也正常,“過去的事就不提了,不知道孟主任今天來是……”不會專門為了道歉吧。

 “因家父略懂中醫,他早些年也常用中藥給動物看病,但效果不盡如人意,那天看過清醫生所開的方子,回去之後家父一夜未眠,一直在說高明,所以我今天是專程來請教清醫生。”

 清音點點頭,果然還是遇到懂行的了。

 是的,她嘴上說開個清熱解毒涼血的方子,可實際上,那樣的方子老孟專家也能開,甚至任何一個學過中醫的人都能開出十幾首來,可他們開的卻沒用。

 清音的有用,不是她運氣好,也不是她有什麼新奇腦洞,是因為她參照了《劉氏萬病回春錄》裡的一個

病案。

 當年,劉御醫在宮中行走,曾為一位寵妃的波斯貓看過病,那隻小貓的症狀就跟小西村的豬瘟一模一樣,雖然不一定是豬瘟,但中醫療法裡,除了對因治療,還有一個對症治療,拿不準病因的時候,可以從相同的症狀入手。

 清音靠著爺爺教的傳統中醫知識,加上回春錄裡的特殊案例,開出來的方子表面看還是一個普通的清熱方,但效果卻來得更快!

 這就是老孟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孟友德見她一點也不意外,甚至還有種成竹在胸的自信,心裡豎起大拇指,自己來對了。

 這個小姑娘,難怪能碾壓一群老專家,因為他們太自以為是,沒有任何改革創新的勇氣和決心,守著常規療法就能稱之為專家,卻不知道時代在變,疾病也在變,藥物也必須要變。

 孟友德再次伸出雙手:“清同志,我以市六製藥廠研發部全體員工的名義,向你提出一個不情之請,可否將你治療豬瘟的藥物配方專利賣給我們廠?”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4-01-0713:40:28~2024-01-0813:56: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青翊25瓶;於竹影10瓶;宅女楓、瑩5瓶;一一愛果、65841435、預約優酷古裝權謀《藏、mireille、風從海上來、我就樂意、意謂、書蟲、錢滿罐、珂珂不怕胖、獨憐幽草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