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6章 鑄刑于鼎(4)

 “兄長所言不無道理。只是,吳國報復與否不過是假設,如果沒有,豈非杞人憂天?倘若真的來,我泱泱大國,派兵前去應戰,諒吳國也不能得志。”昭王猶豫半晌,似乎拿定了主意,天平還是倒向了吳國的兩位公子。

 話說到這個份上,子西知道勸也無用,很快便告辭離去。

 果真不出所料,吳王很快截獲情報——徐國、鍾吾國兩國窩藏兩位吳國公子不算,還幫助護送二人逃往楚國。

 吳王震怒,拍案而起。

 很快,吳王下令征討鍾吾國。任命孫武、伍子胥為主帥,自己則隨行督軍。沒錯,這個孫武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東方兵家”鼻祖、“百世兵家之師”孫武。

 追溯孫武的先祖,有確切的世系是從舜的後代虞閼父開始。周武王伐紂時,虞閼父任陶正,執掌陶器的製作,管理製陶的百工。由於管理有方,器用齊備,周武王便將長女大姬嫁給閼父之子滿,並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陽一帶,建立陳國,賜媯姓。滿自稱胡公,成為陳國的第一代君主。

 從胡公滿開始,經過十代十二位國君的世襲傳承,到桓公時,陳國發生內亂。陳厲公之子完,擔心禍及己身,逃亡齊國。陳完到齊後,齊國國君把他奉為上賓,賞賜不斷,很快他便改田姓。經過多年潛心經營,田氏在齊國政壇地位愈加顯赫,至四世孫田桓子(田無宇)已升任上大夫。

 田無宇生五子,分別是田開、田乞、田昭、田書、子亶。四子田書於公元前521年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在樂安,賜姓孫氏。田書生子憑,憑生子武,也就是孫武。

 這麼一看,孫武其實是齊國政要之後,出身尊貴。按理說,他只要安守本分的做個紈絝子弟,鬥雞走狗,安逸享樂便可,為何要離鄉背井來到吳國呢?說來話長。

 既然如此,那就長話短說。

 跟晉國一樣,齊國的豪門世族之間的爭鬥也愈演愈烈。從崔杼、慶封聯手殺死齊莊公,扶持齊景公上位,再到慶封設計清洗崔氏。接著是田、鮑、欒、高聯手驅逐慶氏,然後是欒氏、高氏被田氏、鮑氏驅趕。剩下是田氏、鮑氏並存,不知何時爆發一對一的角逐。

 除了各族之間,同族內部也是暗潮洶湧。嫡子、庶子之間,各宗之間,為了爭名頭田產,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