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9章 兵臨漢水(1)

 晉國。

 “晉國之霸權,由是瓦解。”董安於面色凝重的說道。

 “爺爺辛苦締結的弭兵盟約也一併失效了。”趙鞅搖搖頭,輕嘆道。

 “雖然諸侯聯軍並未對楚用兵,只是派蔡國進攻楚國的附庸沈國,也算是對楚國的挑釁。所以......兩國休戰之約算是到頭了。”董安於感慨道。

 “蔡國本欲借兵報復楚國,不想希望竟落空。這就算了,因沈國不來盟會,我國又命蔡國征討沈國。如今沈國已滅,蔡國與楚國結怨更深,楚國一定會發兵討伐蔡國。”趙鞅說道。

 “此次會盟的議題本是眾諸侯出兵伐楚,既已昭告天下便是既成事實,誰想竟能改弦易轍,真是令天下恥笑。”說完,董安於長嘆一聲。

 “自文公以來,一百二十多年,除了楚國短暫的取得過霸權,我國佔據霸主之位已久,是時候退出了。”趙鞅說道:“只是沒想到竟是以如此不堪的方式告別。”

 “士鞅和中行寅真是一對好拍檔啊。”董安於語氣嘲諷。

 “萬萬想不到,一直不聲不響的中行寅如此快就學會了士鞅的貪財好利。”趙鞅也是語帶諷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董安於說道。

 “可憐對我國忠心耿耿的鄭國。”趙鞅感嘆道:“當日執政大人對我所說,至今仍是言猶在耳。”

 “你前去弔唁,也算盡了心意,但願能撫平執政大人的遺憾不平吧。”董安於皺眉說道。

 “但願吧。”趙鞅神情悲慼,語氣低沉。

 兩人提及的執政大人正是鄭國執政遊吉。子產去世後,由遊吉接替其政務任鄭國卿相。

 “召陵會盟”時,遊吉陪同鄭國國君獻公與會。伐楚之事不了了之,鄭國君臣便踏上歸途。由於憂憤積鬱,遊吉在半途病倒,沒等回到故土,便一命嗚呼。

 聞訊後,趙鞅便動身前往鄭國憑弔他。

 “當年他曾對你有過一番教誨,至今仍記憶猶新吧?”董安於問道。

 “終身難忘,一世銘記。”趙鞅的眼光調轉到窗外,緩緩說道:“執政大人對我說,‘無始亂,無怙富,無恃寵,無違同,無敖禮,無驕能,無復怒,無謀非德,無犯非義。’”

 “當時你入仕不久吧?”

 “十二年前,入仕正好十年,第一次組織諸侯盟會。”趙鞅回憶道:“執政大人曾任行人,往來各諸侯國,四處聘問朝會,見聞廣博。於是,我便向他請教何為禮。因此,他便給了我一系列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