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36章 柏舉之戰(4)

 同樣,沒有費無極無中生有誣告陷害,伯嚭和伍子胥不會到吳國。畢竟,他們的祖輩在楚國有名有地位,足以提供他們光明前途所需的人脈資源。

 “楚材晉用”助力晉國國力蒸蒸日上,“楚材吳用”成為吳國戰勝楚國的致命武器。楚國有才不能用實在令人扼腕,更可悲的是,他的統治者仍一如既往的視若無睹。

 同樣是作惡,楚靈王自殺,楚平王卻得了善終(吳入郢都之前,這個結論是成立的。),楚昭王成為兩位前任惡政的替罪羊。

 楚國的大好河山經由祖祖輩輩篳路藍縷得來,竟被子孫拋棄,被當年的蠻夷小部落據為己有。不知在黃泉之下,楚國的烈祖烈宗作何感想?

 當年齊桓公以楚國不進貢周王室為由,威脅楚成王,要大兵壓境。楚成王派出使臣據理力爭,齊桓公仍有侵襲之意。楚成王不得已,撂下狠話,聲稱如果齊國仍不放棄,楚國將以方城為城牆,漢水為護城河,與齊國決一死戰。齊桓公一爭高下的心,這才徹底斷絕。

 與齊鬥、與晉爭,楚國曆任君王都頂住了重重壓制,守住了領土,都城毫髮無傷。不曾想,竟被吳國這個偏居東南的小國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真是高手對決不輸陣,卻被名不見經傳的刺頭的亂拳打得筋骨錯位,哭泣哀嚎。

 郢都被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給楚國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鐘,提醒他們要從中吸取教訓。與此同時,它也成為吳國參與中原事務的揭幕戰。從此,吳國的眼光越過楚國,往北展望。

 齊國、晉國、楚國、秦國,成為昨日黃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吳國作為新銳勢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登上中原政事頭條,這是吳王壽夢孜孜以求的夢想。

 人生是一個夢想連接著另外一個夢想,國亦如此。既然已經憑本事(而非購買)上了一次熱搜,未來吳國註定還有更多的曝光機會,成為各種事件當仁不讓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