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8章 形勢惡化(2)

 再者,中行寅跟韓不信不對盤,士吉射曾凌辱過魏曼多,這是私怨。如果能借機把矛頭調轉到兩家身上,一箭雙鵰,既解了心頭之怨又不必擔心家族利益受損。

 除了韓魏智三家,“老鼠屎”士皋夷也在四處轉悠。自打兩大家族引領家兵衝向趙府那刻起,他就興奮得整夜不闔眼。他在等待戰果,為此激動難耐。

 其實不必猜,若無其它變量,照此形勢發展,趙氏最終根本無法抵擋三股兵力的攻勢。那麼結果就是——中行氏和士氏封邑更廣,人更多,勢力更大。

 可是,這跟他有什麼關係?一想到這,他又難免氣餒。

 儘管他憎恨趙鞅,恨他殘忍的戳破他的幻想。可是就算趙鞅死了,享受勝利果實的也輪不到他。士吉射會居功自傲不可一世盛氣凌人,比以往更囂張跋扈。相形之下,趙鞅活著還好些。

 既然趙氏興亡與他無關,士氏盛衰總跟他有關吧?若是士吉射戰死或被害死或是意外而死,士氏就會重新選擇繼承人。嫡子已亡,庶長子便成不二人選,士皋夷跟他們的關係比跟士吉射親密多了,到時他不就有機會渾水摸魚了?

 可是,兩家兵多將猛,士吉射怎會戰死?這個有點難。戰場上要不了他的命,戰場之外呢?士皋夷想到了智躒。

 兩家都投入到對付趙家,剩下三卿中跟國君關係最近且身份地位最高的就數他了。趁著三家混戰,如果能得到智躒的幫助把士吉射拉下士氏的宗主之位,扶植自己上位,豈非正當其時?當然,作為回報,待他當上士氏宗主,定會重幣厚禮報酬答謝。

 就這樣,各懷心事的三家坐到一起(“老鼠屎”見不得光,只能在背後活動。),商量對策。

 智躒提出解決方案:將士氏、中行氏對趙氏的圍攻視為謀反;三軍六卿不變,梁嬰父取代中行寅列入卿族,士皋夷則取代士吉射。

 韓魏的要求很簡單,將始禍作亂的罪名從趙鞅身上剝除,趙鞅的身份地位維持不變。

 兩家的理由是:既然士氏中行氏被定義為謀反,作為被圍攻對象的趙鞅就不該列同等罪。畢竟,他跟兩家是敵我對陣,並非沆瀣一氣。

 智躒很快同意了兩家的提議,唯有如此,他的說法才站得住腳。

 關於新入的兩卿,韓魏雖說不以為然,卻也不便反對。畢竟,救趙鞅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只要能達成,做些讓步也是可以接受的。再說了,三個弱卿中,智氏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目前他地位最高,實力最強,兩人也只能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