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2章 齊魯不寧(4)

 權力名位令人膨脹,心胸不因地位的升高相應的開闊,反而愈加狹隘窄小。生殺大權在手,一言不和,要殺要剮。

 身在低位環境艱難,處處受人排擠,有滿腔的怨氣,為何不發洩?已經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一言九鼎,事事得意,為什麼還有諸多不滿?

 跟不滿無關,跟地位有關。卑微貧賤時無處宣洩,也不敢發洩,處於食物鏈底層,一旦發作,馬上就被報復打擊。

 手握生殺大權,僕役成群,指哪打哪,一句不中聽的話就能成為對方人頭落地的理由,這感覺如此舒爽,誰不向往?這就是這片土地人人都有皇帝夢的原因——無須壓抑心中的魔鬼,看誰不順眼立馬讓他消失。

 如果皇帝的權力受制衡約束,相信許多人一定會丟棄這個夢。正如民主國家的總統首相,並非人人嚮往。首富、科技新貴、商業鉅子,倒是人人豔羨。在基本權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過市場競爭獲得的財富是受保護的,與財富相應的尊嚴自由,顯然比處處受掣肘的總統的吸引力更大。

 鮑牧被殺,齊悼公胸中的怨氣一掃而空,笑得最開懷的當屬田乞。放眼朝堂,能與田氏抗衡的大族已經不多,鮑氏之所以存活至今,乃是因為從前的好幾次驅逐政敵,都跟田氏同一陣營。算起來,兩家也算是並肩作戰的好兄弟,不到最後關頭,還有利用價值,沒必要翻臉。

 當然,齊悼公執意要殺,田乞也無所謂。對他沒什麼壞影響,他也樂見其成。

 令人惋惜的是,從此鮑氏在齊國徹底衰敗。

 鮑姓發源於今天的山東歷城。夏禹裔孫敬叔曾任齊國大夫,被封於鮑,其子叔牙以封邑為氏,稱鮑叔牙。

 鮑叔牙為世人所知,緣於是與管仲的友誼。少時他與管仲友善,管仲家貧如洗,上有母老,家徒四壁,難以為繼。叔牙時常給以資助,扶助其家,二人遂成莫逆之交。後世稱為“管鮑之交”,引為美談。

 齊襄公亂政時,二人都在朝中任職。為了分攤風險,兩人決意分開——管仲隨公子糾逃往魯國,叔牙則隨公子小白出奔莒。

 齊襄公被殺後,公子小白得國內援助,又兼天時眷顧,先於公子糾回國,被立為齊君,後世稱為齊桓公。作為公子小白的親信心腹,鮑叔牙被任命為齊國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