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6章 霸國霸事(2)

 坐在飯桌前的,除了吳王胸有成竹之外,個個戰戰兢兢,不知吳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可以想象,此時的戰場早已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吳國投入的兵力明顯少於齊國,就算是誘敵成功,伏擊大勝,最多也只能扳成平手。再拖下去,對齊軍不利,對吳軍也並非好事。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如坐針氈的隨扈將領們嚥下最後一口白飯,吳王夫差這才慢條斯理的下令鳴金。

 鳴金收兵,兵家常理。交戰雙方同時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吃飯了!終於可以歇一陣了!肚子“咕咕”叫,手腳發軟,渾身痠痛,只想就地臥倒,睡個三天三夜,醒來後直接掉頭歸故鄉,再也不要參與這見鬼的戰役!

 雙方各自歸營,各找各帥。水足飯飽的吳國中軍卻整裝出發,一下衝到陣前。歸營的吳軍士兵立馬退到兩旁,讓出一條路。

 聽到身後戰車轟隆作響,回頭一看吳王夫差立在中央,衣甲鮮亮,兵器炫目,疲憊不堪的齊國三軍嚇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手僵腿軟飢腸轆轆的他們,怎麼跑得過蓄勢大半日又剛剛填飽肚子的吳軍中軍?再說了,除了他們,吳國還有雖已疲軟卻仍不失戰鬥力的歸營將士作後盾。待中軍殺完,他們已歇息緩了過來,又能緊接著打掃戰場收拾殘局。

 待到戰利品清點完畢,此役的結局已是昭然若揭:

 齊國主帥兼中軍元帥國書、中軍將領公孫夏、田書、上軍將領東郭書、下軍將領閭丘明五人被俘,公孫揮、田逆、宗樓、高無丕僥倖逃脫。

 吳軍繳獲齊軍戰車八百乘,斬獲甲首三千。按當時的軍制,一乘兵車配三名甲士,三千甲士對應的是一千乘兵車,也就是說,齊軍出動的大部分戰車都成為吳軍的戰利品;按戰車八百來算,若是配備的人員全部遇害,齊軍陣亡至少八萬人。對比出徵時的十萬兵力,幾乎全軍覆沒。

 吳王夫差雖殘忍暴虐,出手卻很大方。為了彌補魯國此役所作的犧牲,也想通過重賞小弟昭告天下吳國的霸主氣焰,八百乘兵車,吳國不留一乘,全部送給魯國!魯哀公隨軍前來,雖飽受驚嚇,也算得償所失。

 對比魯國折損的人馬,八百乘把一切都彌補了!在此之前,魯國舉國的兵車也就八百乘,一下子又拿到八百,一腳邁入“千乘之國”,軍事實力倍增,這趟差算是值回票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