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29章 英雄含恨(1)

 “謹遵王命。”話題已被掐斷,伍子胥無奈,只得接受現實,轉身離開。在他身後,一陣噓聲。同情者無,皆是冷眼旁觀等著看他出事的。

 吳王是什麼人,服侍左右的隨從、跟隨多年的文臣武將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隨著吳國地位實力的提升,端坐在金字塔尖的吳王根本聽不得半句忤逆之語,只有奉迎順從才能勉強入耳。伍子胥不是初出茅廬的黃毛小子,怎會不知?再這樣下去,恐怕禍事不遠矣。

 世間最小器的莫過於手握生殺予奪的帝王權臣,他們的殘暴隨著地位的提升無限膨脹,只因無人制衡只剩下唯我獨尊。這樣無人節制無法無天的任性恣肆惹得多少人為此折腰,迷戀嚮往不已?

 平日裡夾著尾巴做人,不敢罵不敢打也不敢出聲,因為畏懼受到懲罰。一旦登頂,半句頂撞就要失言者人頭落地,一言不和定要他三族盡滅,多麼威風霸氣?

 雖然無數歷史證明,胡作非為的代價異常沉重,沉重到關乎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一個王朝的興衰否泰。可是,身在其中者如置身崇山峻嶺,曲折環復,被權力的浮雲遮斷視野,貪看蒼翠美景,哪能顧念其它?

 伍子胥何難道不知伴君如伴虎?他的父兄無辜被害早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與吳王父子君臣多年,他們的脾氣秉性他豈會不知?不過是在其位謀其政,越國的野心太過昭彰,讓他忍不住一再進言。偏偏有人被財迷了心竅,有人被勝利衝昏頭腦。相形之下,他的所言就顯得格格不入更招人憎惡。

 比之其他朝臣,伯嚭不只默默觀望,他還派人盯著伍子胥的一舉一動。他發誓,一定要在大軍動身之前,把擋他財路的瘟神去除。這顆絆腳石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他的營收,若是再不發難,對方先起了勢,恐怕他的利他的權就會葬送。

 雖然目前來看,吳王對他的信任是無以復加絕對堅定,但是......帝王心,深如海,早作打算把主動權拿在手裡才是上策。

 皇天不負有心人,尤其對包藏禍心居心叵測者更是偏愛。

 伍子胥去齊歸國後立馬向吳王覆命,吳王表情冷淡,簡單應了幾句。伍子胥正要退下,吳王叫住了他。

 “本王有把寶劍一直珍藏左右,不知贈與何人為好。今日細思量,將軍正是合適的人選。”說著,吳王從懷中摸出一把短劍,命左右遞給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