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31章 英雄含恨(3)

 吳國要討伐齊國,在吳王看來,這是吳國稱霸的最重要的一步。伍子胥死力反對不算,還借出使之際,行間諜之名,究竟是何居心?

 如果說之前伍子胥對吳王的奉勸,是出於一腔愛國忠君的熱忱,也就罷了,吳王還能忍。把兒子託付齊國世族,已經觸犯了吳王的底線——不助力就算了,還來拖後腿?一時之間,是可忍,孰不可忍,吳王殺心頓起!

 這場地位懸殊的君臣搏奕,結果早已註定。

 伍子胥被迫以吳王中意的方式“體面”退場,結束他壯美的一生。在他用那把足以匹配他的利劍劃破咽喉的瞬間,他的心如同死亡一樣平靜。最終,他仍然走上了父兄的舊路,被自己一心忠於的君王下令處死。

 天大的功勞苦勞在喜怒無常的帝王面前,不過是他們施捨“功狗”熱骨頭的籍口,是否給予,全憑情緒,沒有邏輯可依。

 《十八春》裡的曼楨,曾經輕視做舞女養家的姐姐曼璐,受過良好教育的她決心要做一名勇敢自立的新女性。誰曾想,因為姐姐要挽回祝鴻才的心,她被下藥替姐姐生子,之後,跟著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祝鴻才勉強生活。失去愛情,失去對生活的憧憬,到最後,她只能行屍走肉的活著。

 命運在拿捏,造化在捉弄,無論是手無寸鐵的柔弱女子,還是指揮若定的沙場捍將,叱吒風雲的帝王將相,都被不可知的命運絲線操控。

 若論功績,伍子胥之於吳國稱霸可說是勞苦功高,對越、對楚能取勝,離不開他的謀劃調度統籌運作。相對而言,他的父兄對楚國的功績,更多是繼承伍氏先輩的遺產,為楚王獻計獻策,輔佐太子。可說是朝廷重臣要員,卻非功勳卓著。

 公子光篡位成功(成為吳王闔閭)後,吳國朝堂上最說得上話的臣子非伍子胥莫屬。上位成功的吳王闔閭,大展宏圖,野心勃勃,伍子胥成為其不可或缺的左臂右膀。

 到了吳王夫差——坐享現成的公子哥權二代,情形跟從前就大不相同。他的王位來自父親,老臣舊勳跟他關係疏遠,情誼淡薄。他的感恩僅限於對舊臣年長的體恤,而非發自內心對他們彪炳戰績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