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6章 小國大事(2)

 當然,解決完內亂後晉國仍然對齊國進行了報復。有鑑於此,齊國再也不敢公開叫板晉國。

 春秋時期,中原的話語權長時期掌握在晉國手中,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不容辯駁。即便此時的晉國忙著卿族較勁,公室早已弱不禁風。

 聽到晉國傳來的對齊君被弒的討論,田常驚出了一聲冷汗。雖然兩國並無現成的紛爭,田常仍不敢怠慢。他派心腹去晉國,除了面見晉定公,還分別會見智、趙、魏、韓四卿,打探口風,饋贈重禮,態度十分誠懇,語氣萬分恭敬。最後,還與四卿締結盟約,明確了雙方戰略盟友的友好關係。

 可能是作賊心虛使然,雖然剛與吳國大戰一場,與越國向來井水不犯河水,田常仍是派人去了兩國。

 面對吳國,剛被對方打得灰頭土臉失了顏面,齊國使者到了吳國自然是矮了半截,只能大力歌頌吳王的豐功偉績,霸相威儀。手下敗將主動來訪,吳國樂得有人吹捧,對齊國使者也以禮相待。雙方相談甚歡,表示要尋求和平共處之道。

 至於越國,與齊國非敵非友,彼此並無利益衝突。也正因為如此,友好相處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此前,越王勾踐為了專心對付吳國,也曾派使者到晉、齊聘問。齊國使者的到來,正是禮尚往來,相互交通,越國是熱情款待,敞開胸懷的歡迎。

 就這樣,田常為首的齊國統治集團通過外交手段,對周邊國家施惠懷柔,掐滅了弒君引發戰爭的星星之火。

 外已攘,內更不可懈怠。發展生產,安撫百姓,遍賞功臣,清除異己,各種組合拳打出來一段時間後,齊國內部對田氏的不利輿論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穩定,局勢安定。

 吳國擔任主角太久,是時候把鏡頭轉到晉國身上了。

 雖然已無意中原霸權,並不代表晉國聽任中原小國跟大國眉來眼去過從甚密。比如鄭國與楚國,齊國與衛國。

 說起鄭國,諸侯離心背晉後,他們與楚國的關係比跟晉國親近得多。一切多賴楚惠王的左臂右膀——令尹子西和司馬子期。

 楚昭王去世後,二人承擔起輔佐楚王的重擔,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也由二人謀劃。晉楚爭霸時期,鄭國就是兩國的必爭之地。雖然早已休戰,鄭國是楚國十分看重的諸侯國。

 “亟治之難”爆發後,因為公開支持士氏、中行氏,鄭國與晉國交惡。楚國便趁機與鄭國頻繁約會,釋出善意,拉近彼此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