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54章 父子論政(2)

 “晉國國力傲視群雄,爹又是晉國執政兼中軍元帥,若是無能之輩,豈能佔據此位?”趙毋恤認祖歸宗後,把他爹的人生履歷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滿滿的崇敬之意油然而生。

 “佔據高位者,未必名實相符。”趙鞅搖搖頭,“千萬別被表象迷惑。”其實趙鞅想說的是,對蒯聵真是看走了眼。

 “除了爹,觀察其餘人,孩兒會循名求實,絕不輕信。”

 “深得我心。”

 “孩兒知道,爹一定在煩惱衛國之事。”趙毋恤一語中的,趙鞅則是一臉驚訝。

 “何出此言?”趙鞅真的想知道兒子為何能猜中他的心事。

 “因為蒯聵未能回報爹對他的收留之情。”趙毋恤說道。

 “依你看,該如何馴服衛國?”趙鞅問。

 “聽說蒯聵在衛國並不得人心,何不待衛國內鬥結束後再跟新的國君重啟盟誓?”

 “蒯聵辜負了我的一番苦心,怎能輕易放過?”趙鞅急急吼道。剛說不能執著,遇事馬上暴躁難耐,果真知易行難。

 “若是爹仍難以釋懷,也可出兵。”趙毋恤侃侃而談,“就算齊國出手援衛,我國的出兵也並非毫無意義。”

 “意義何在?”

 “讓衛國看到,晉對衛是志在必得,並且對現任國君非常不滿。這樣一來,相當於給反對蒯聵的人以希望,他們會逼迫蒯聵。一旦雙方矛盾激化,蒯聵的君位一定不保。”趙毋恤對衛國的研究來源於趙鞅,蒯聵在趙府生活多年,他對他也有相當瞭解。

 “是這個理。”趙鞅站起身,走了一圈,轉身說道:“只要一次,蒯聵岌岌可危的地位便會崩塌,到時另立新君即可。”

 “還有一個出逃在外的衛侯,恐怕另立並非易事。”趙毋恤對衛國之事相當保留。

 “難道就聽之任之,讓齊國佔盡上風?”趙鞅的老毛病又犯。

 “父親可曾想過,衛國之所以跟齊國親密友好,是何緣故?”趙毋恤不答反問。

 “兩國接壤,衛國畏懼齊國欺凌,所以選擇歸順,以求平安。”

 “道理爹比孩兒懂得多。”說著,趙毋恤停了下來,不再說話,默默注視父親。

 “可是卻難管住干預的衝動。”趙鞅無奈的攤開手。

 “爹想一想,從前晉楚爭霸,鄭國在兩國之間搖擺,最後歸屬誰?如今兩國都無心爭霸了,為何仍要爭奪鄭國的歸屬?這樣做意義何在?”或許是因為身為旁觀者,趙毋恤無法理解晉楚對鄭的執迷,正如不能理解父親對衛國歸順與否的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