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牽線搭橋

 “您的意思是?”李東沐問道。 

 “沒錯,我覺得以兩家企業目前的狀況,想要單獨突破難度很大,但是如果兩家企業抱團發展,或許會有不錯的效果。” 

 “可是,兩家企業都是獨立的個體,如果將兩個企業融合發展,恐怕兩人會有抗拒吧?” 

 在李東沐看來,兩個企業雖然跨越式發展的難度很大,但是如果為了發展,而失去了企業的掌控權,他們肯定不會同意。 

 宋柯笑了笑:“融合發展並不是強行把兩個公司變成一個,而是通過資本手段,將兩個公司包裝到一個公司裡,將其變為子公司。兩人為同等股權的大股東。” 

 “同等股權?那如果出現不同意見的時候,豈不是無法作出決策?”李東沐又問道。 

 “兩個公司的老闆是母公司的同股權大股東,並不是每人各佔50%,我們紅杉資本可以注入同等市值的資金,佔股10%,母公司的運營由我們紅杉資本聘請專業經理人,日常管理由專業團隊負責,重大事項經母公司的股東進行決策。” 

 “這樣做不僅能夠讓兩個公司實現最大市場化運營,而且也避開了最不擅長的資本金融方式。如果職業經理人完不成定下的績效目標,可以將其解聘。當然,如果母公司的決策讓兩位老總不滿意,他們也可以行使否決權,能夠最大限度保護自身利益。” 

 經過宋柯的詳細講解,李東沐大致理解了。 

 通過紅杉資本的運作,擴大母公司的影響力,進而提升兩個子公司的市場價值和管理模式。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既讓萊克食品和達利食品有了發展的平臺,紅杉資本也從中得到了盈利的機會,如果發展的好,甚至可以考慮上市發展。 

 李東沐腦海中將這種模式記了下來,在他看來,這種方式才叫培育企業。單純的依靠資金和政策干預,只能叫拔苗助長,一旦出現風險,企業是很難扛過去的。 

 交談結束後,已經臨近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