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482章 工業發展:發展和造船

 漢國的國策,依舊是以擴大工業規模,投資新技術為主,而這也是漢國之所以強大,最重要的基石。 

 若說這個世界上,再找一個類似漢國的國家,除了漢國自己本身,也就是剛剛統一沒有幾年的德意志帝國了。 

 整個德意志帝國,或者說德意志帝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 

 它們的工業的就是按照漢國早期的標準建立起來的,直到現在,如果你去柏林,去著名的魯爾區,尤其是去那些上了年紀的工廠,你都可以看出漢國的身影。 

 漢式風格的測量儀器,漢字標識的機器,以及漢國工廠的規章制度,哪怕根據德國作息有所改變,但依舊能夠看出其中的差別。 

 整個德意志帝國,就像脾斯麥曾經自嘲的那樣: 

 “我們的國家,從民族和膚色來看,我們是徹徹底底的歐羅巴人,但是從工業上來看,我們卻是東方人,我們的外表屬於西方,但我們心臟卻是屬於美洲,屬於漢國的,我們就像是被安裝了漢國發動機的機器,哪怕我們再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我們一切動力的來源,都屬於美洲,屬於那個新蒙古帝國!!” 

 (美洲戰爭結束後,歐洲反對漢國的媒體給漢國起了很多綽號,其中新蒙古,新匈奴,是他們提的最多的,當然,在官方層面,依舊是大漢帝國,而不是什麼帝國的二代) 

 整個德意志工業,就像是漢國的複製品,且還是那種相對復刻的完整的那種,差不多的測量標準,差不多的規格制度,甚至是差不多的研發資金投入標準,都讓德意志帝國在如今的歐洲格格不入。 

 甚至就像西羅馬人嘲諷的那樣:“我們身旁有一個假裝是歐洲人的異教徒鄰居!!” 

 ………… 

 “咔嚓,咔嚓!!” 

 巨大的船臺上,不斷的冒出四濺的火星,幾十名電焊工人,正在為這艘已經造了一半的集裝箱輪船做前段拼接。 

 “邵總,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這批貨輪至少一半的產能,如果再想向上提高,恐怕就只能重新建廠了……” 

 “可是建廠的話,我們目前的資金,以及時間,是否能夠接住,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穿著一身灰色工服的羅北州,目前是金山造船廠的副經理,專門負責訂單的交付,以及訂單交付前後的安全性。 

 而在他對面的中年男人邵磊,則是這座漢國最大造船工廠的總經理,算是除去官企部之外,最大,也是真正有能力拍板的人物。 

 “新造廠,這個恐怕不行,我們目前的時間,根本就造不起來……” 

 “別說造廠了,光是解決合適的土地問題,就是一個大問題,咱們要是花時間造新廠,別說造廠出來用,到時候不出問題,就是謝天謝地了!!” 

 邵磊聽到要建新廠,直接否決了這個建議,畢竟整個金山造船廠,雖然說這兩年靠著集裝箱輪船,賺了不少錢,甚至股價都翻了三倍,但造船這種資本密集的重工產業,是很難有大量的現金流。 

 原來賺了那些錢,去年返修船廠,升級產業鏈,基本就全部花完了。 

 哪怕是那些留下的資金,實際上也只夠運轉。 

 這也是大多數漢國高資產企業的現狀,表面上看個個營收都在億元以上,其實真正能夠拿出的現金流,實際很少,甚至可以說還沒有一般中型企業多。 

 畢竟做的生意越大,鋪的攤子也越大,所需要的資金週轉就越大。 

 而這幾乎是所有大企業的通病,從有公司這個商業制度開始,就沒有變過。 

 “你想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批訂單!!” 

 “最好能夠很快解決!!” 

 邵磊望向船臺上還在發出“星星”的半截船體,表情有些複雜,其實前幾年,他們金山造船廠雖然也很忙,但絕對沒有現在這麼忙。 

 一開始他還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但現在來看,生意太好,訂單太多,其實也不一定是好事。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漢國工業火爆的時候,市面上的成熟技術工人搶手的時候,大規模的產業擴張,不一定招到足夠合適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這才是邵磊最擔心的原因。 

 (漢國工業正處於第二次工業化的爆發前夜,再加上一些政策的助推,導致沒有錢漢國的工業正處於第一工業化和第二次工業化交融,最瘋狂的時候,整個市場的經濟都很燥熱) 

 “邵經理,我看,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學那些汽車行業,將不重要的地方都外包出去,咱們以後只保留最核心的東西!!” 

 “外包??” 

 邵磊不是不知道外包這個東西,最早他們也做過,但後來因為安全緣故,又縮了回來。 

 “現在,能找到合適的代工商嗎??” 

 要知道現在最主要的就是沒有合適的代工商,以及合適的工人。 

 “日本,日本怎麼樣!!” 

 羅北州說出了一個讓邵磊驚訝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