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兼收幷蓄


  “沒有肥的?不可能吧?”

  吳壘不解:“我去過香江,吃的叉燒也都是有瘦有肥的啊?”

  “對啊!現在的叉燒的確有肥叉有瘦叉,我也喜歡吃肥的。”

  李逸關了火,拿過鋼絲球,把燎得黢黑的豬頭放進了池子裡,擦洗了起來,一邊解釋:“在粵式燒味裡,無皮無骨的叫叉燒,有皮有骨的叫燒肉,無皮有骨的叫燒排。

  以前的叉燒,其實是叫插燒,兩肋插刀的插。

  意思是把肉插在鐵叉上,由廚師手持伸入烘爐中或炭火上,精心控制火候而燒製。

  這種做法,是宮廷或官家的製作模式,就像是《紅樓夢》裡用烤鹿肉來描述賈家的富貴一樣,普通人家裡是燒不起那麼多炭來烤肉的。”

  象牙山六人組看到李逸清洗豬頭,也都過來搭手幫忙了。

  聽到李逸的描述,楊樹林笑道:“說白了就是烤肉唄?”

  “這麼說也差不多。”

  李逸笑了笑,才繼續說道:“其實叉燒進入粵菜食譜裡的歷史並不算長,差不多就是在道光二十年左右,才開始在羊城興起的。”

  聽到他一口叫出年份,一旁的文淞聽得驚訝:“你咋知道是道光二十年興起的?”

  “書上都有。”

  李逸笑道:“叉燒的發展,其實是和燒鵝技術息息相關的。

  燒臘行裡有一句話,叫頭爐燒鵝,尾爐叉燒,叉燒一般是在燒鵝後面烤出來的。

  所以,想判斷叉燒是什麼時候興起,看看粵式燒鵝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就知道了。

  粵式燒鵝的技術,是源自於金陵的宮廷名菜手摝燒鴨。

  在南宋末年,建康府的御廚跟著宋帝趙昺的抗元大軍來到粵省新會。

  後來因為崖門海戰失敗,所以御廚散居在了新會各處,燒鴨的技術就在新會流傳開了。

  新會當地養鵝比較多,所以後來就改良成了燒鵝來吃。

  不過新會燒鵝一直到道光二十年以前,都沒有在粵省當地流傳開來,是道光二十年以後,才傳入羊城,漸漸流傳開來的。”

  聽著李逸的講述,在場眾人都入迷了,像是在聽故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