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酥香回鍋肉】

  傳統回鍋肉是很少用到勾火的,剛剛王罡自己在炒的時候,就沒有勾火。

  可李逸為什麼偏偏就勾火了呢?

  聽到王罡的問題,李逸隨口回答:“我要做的是酥香回鍋肉,所以要讓肉片儘量幹身,不要留下太多的油脂。”

  在宮中,朱二官就炒過回鍋肉。

  但那時候的回鍋肉還不叫回鍋肉,而叫油爆肉。

  油爆肉從北宋年間就已經出現了,第一次出現在書籍上是明人宋翊編寫的《竹嶼房雜部》裡。

  書裡記載:“油爆豬,取熟肉細切膾,投熱油中爆香,以少醬油、酒澆,加花椒、蔥,宜和生竹筍絲、茭白絲同爆之。”

  在油爆豬的旁邊,還有一道叫鹽煎豬的菜,就是如今鹽煎肉的前身。

  不過在那時候,辣椒還沒有傳入國內,郫縣豆瓣醬還沒被出現,所以調味料裡都沒有郫縣豆瓣。

  一直到明末清初,因為川省原住民被屠戮殆盡,朝廷引湖廣填四川。

  全國饑民湧入川省,福省一個姓陳的家族,遷徙到了川省郫縣久居。

  陳氏族人無意中發明了用辣椒入醬的豆瓣醬,這種豆瓣醬也成了後世郫縣豆瓣的雛形。

  後在咸豐年間,陳氏後人借鑑豆腐乳發酵之法,加入灰面、豆瓣一起發酵,發明出了流傳至今的郫縣豆瓣醬。

  而王罡做的那種所謂傳統回鍋肉,其實是在咸豐年間,一位姓凌的翰林,在油爆肉的基礎上,加入了地方特色郫縣豆瓣醬,改良而成的。

  在那之前,宮中做的一直都是油爆肉。

  宮中做油爆肉,向來都是勾火的,因為不能炒得太油膩。

  李逸做的這道【酥香回鍋肉】,就是在油爆肉的基礎上,把肉片煸到幹香酥脆,就像是油渣一般,炒出酥香的口感來。

  和古時的千叟宴一樣,這次來赴宴的大都是老人,而且歲數都不小,很多都有牙齒問題。

  一桌為老人所做的菜,自然不能做那些口感筋道,需要費力啃咬的菜。

  所以,這桌【全豬宴】裡,絕大多數的菜,都是燒菜和燉菜,炒菜很少。

  即便是炒菜,也都是經過改良,改成更適合老人牙口的樣子。

  這道【酥香回鍋肉】,就是通過煸炒把肉片煸到酥脆。

  這樣一來,在入口之後,被口水浸潤的肉片就會變得綿軟,就像是含軟了的薯片或蝦片一樣,哪怕不用牙齒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