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六七九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

    淮北鹽區的周邊,劉鈺就根本不擔心。不會有傻子玩阻擊食鹽的時候,守著鹽場無限收的,那不是家裡有錢,那得是家裡有個波託西銀山。

    這種偏遠地區,才是可能發生“戰爭”的主戰場,他需要一些“精銳”的私鹽販子來當“打手”。

    第二個,便還是怎麼看待這一次大順改革的問題了。

    在劉鈺看來,這就是修修補補。

    他心裡早就存了大順早晚要完,修修補補毫無卵用的心思。

    所求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直在給大順挖墳。

    只不過,挖墳的時候,要考慮讓大順這個舊母體,健康一點,蘊蓄的新時代強壯一些,別到時候搞出來一屍兩命的事兒。

    新時代只能孕育在舊時代的體內,這一點毋庸置疑。

    所以劉鈺怎麼看待這一次朝堂中提到的鹽政改革方案?基本就覺得兩個字:扯淡。

    既是要改,直接動兩淮鹽區。

    還要因為運河被廢,需要重新定山西、山東、長蘆的鹽區。

    以及……修淮河水利等問題。

    實際上,劉鈺想要的鹽改,是讓兩淮鹽區直接放棄湖北湖南,全部分給四川鹽。

    反正要動兩淮鹽商,不如一次性動的動靜大點。

    漕運、鹽工……這不是劉鈺計劃中的蘇北經濟支柱。

    他要直接廢掉整個運河經濟帶,從淮安到揚州,全搞廢。

    蘇北還是給蘇南做原材料產地,種種棉花、種種糧食,做蘇南的經濟附庸和“廉價勞動力提供地”。

    這麼考慮,有幾個原因。

    他對四川鹽好還是兩淮鹽好,沒有太大興趣。

    但他知道,四川鹽井的模式,開發一個新井需要幾千幾萬兩白銀,是個天然的資本聚集型產業。

    這也意味著,蒸汽機可以在鹽井區展開應用。

    至少,可以取代馬拉的絞盤,當地本身就有配套的工具,蒸汽機只是個動力,取代馬的動力。

    趁著這一波出讓湖北、湖南給四川鹽,保證大量資本投資的時候,把蒸汽機推出去。

    誰說蒸汽機的使用,非得先盯著紡織業呢?

    同時,鹽井技術,是可以用來低效採油的,這是毋庸置疑的。既能打上百米的井,技術積累之下,陝西的油田也是可以發展發展的——玻璃製造業的發展和鯨海動物脂肪業的發展,以及鹽井區勞動密集對照明的需求,都使得延長的油可以提上日程的。汽油柴油全扔掉,現在石油最值錢的就是煤油。

    等於是劉鈺通過自己在封建王朝的地位和影響力,通過割兩淮肉、給四川鹽憑空變出一個兩湖市場的機會,讓一部分新投資直接應用蒸汽機。

    而對蘇南淮北而言。

    在劉鈺看來,運河被廢,實際上,淮安這樣的此時全國排名前八的城市,衰落就已經是必然的了。估計廢了運河的二十年後,莫說前八,估計前十八都沒影了。

    同時,淮河入海,整理灌區……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運河被廢,保北不保南的潛規則被取消,大順已經有了在黃河決口之後,不管,任其向北流解決兩淮水患的先決條件了。

    一些次要的問題,比如雨季時候,運河排水沖田;旱天時候,運河卡水禁灌的問題,都伴隨著海運興起而解決了。

    也即是說,蘇北地區的農業條件,馬上就要好轉了。

    淮南是煮鹽法,又需要大量的林地提供木柴,這些都可以開墾成為土地。

    淮河入海,直接修整淮河灌溉區,使得淮河灌溉區的條件,完全可以發展農業了。

    中國有很多適合的棉花產地,但很多都是理論上的,對蘇南的輕工業革命發展毫無意義。

    比如西域,那真是種棉花的好地方,但此時卵用呢?

    山東河南,那也是上等的棉花產地。

    但問題是那裡是大順北方的糧食主產區,巨大的人口壓力,怎麼可能鼓勵種棉花?

    蘇北則沒有這個問題。

    在宋朝黃河南下之後,蘇北地區一直就是糧荒區,幾乎每隔幾年就需要蠲免,救助,漕米賑濟。

    這個此時的“破地方”、拿河南一個縣都捨不得換除了鹽的“窮蘇北”,朝廷壓根就沒有考慮糧食安全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