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諭 作品

第306章【一堂顛覆認知的講座課!】

系主任常凱歌都想轉身走了,這小張越說越離譜了啊

張燁卻還是那個坦然的表情,“我沒有說高鶚和曹雪芹一起創作樓夢》的,我的觀點是,樓夢》因為種種不明的原因八十回以後的原稿遺失了,高鶚作為紅樓的追捧者,續寫了四十回”

記者們瞪眼,稿子遺失了?

宋學姐叫道:“這不可能”

李英起身道:“這沒有根據啊”

“是啊張老師。”周學長也道:“您為什麼這麼說?”

張燁一笑,“不是沒有根據,其實是有根據的,只不過大家先入為主,誰都沒有注意過,所以遺漏了眼前的很多東西,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幫大家睜開眼,看一看原本大家早應該看到和發現的事情。”

說罷,張燁翻開手裡的教案,抽出一張紙來走到投影儀前面,將資料打在後面的投影上,以便大家看到,“我這裡有一首詩,當然不是我寫的,而是清代傑出詩人、詩論家、著名書畫家張問陶所作,這首詩叫《贈高蘭墅同年》,嗯,這首詩的內容其實並不重要,寫的一般,文學性也不高,重要的是詩的自注,你們看下面那一行明確寫著――傳奇樓夢》八十回以後俱蘭墅所補。”

這個世界的歷史和名人都跟張燁那個地球有區別,不過某些重要歷史人物,某些四大名著相關的人物和歷史,還是沒有太大變化的,不然這個要是也變了,這世界也不會有四大名著了,只不過是遺漏丟失了很多原本存在的資料和佐證而已,比如能證明樓夢》是不完整的一些資料和詩,在這個世界好多都沒有了,比如《續都門竹枝詞》這一首關鍵的詩張燁就沒有找到,或者還沒有被人發現,藏在某個角落甚至是因為歷史痕跡的變化而被銷燬了,畢竟世界不一樣了,一點點其他的改變都會影響到歷史軌跡,也不可能要求這個世界唯一沒變化的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料也跟張燁那個世界保存得一模一樣。張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找到這麼一點點,雖然力度上有欠缺,但足以作為資料支持他的觀點了。

“八十回以後俱蘭墅所補?”好多人看到詩的自注就是一愣,連連搖頭,“這能說明什麼啊?”

張燁指了指投影,“這首詩雖然很沒有名氣,甚至連現今這麼發達的網絡搜索引擎上都搜不到,只能在某些文獻圖書館裡能找到一點資料,但是我想提醒大家,千萬別小看這個資料,對研究樓夢》來說,這首詩實在太珍貴了,蘭墅是誰?就是高鶚,字蘭墅,清代詩人張問陶已經告訴我們了,樓夢》八十回後都是高鶚所補”

宋學姐一咀嚼,還是搖頭,“這個礻的意思有很多,遺失了,又找到了,可以叫做礻;缺字缺頁,填齊貫通,也可以叫做礻;這裡礻的意思都類似於卜丁,,什麼都說明不了。”學霸是有真才實學的。

曾教授也聽得點頭。

其他好多北大老師和學生也同樣同意宋學姐的觀點。

張燁在笑,“我相信這首詩我不是第一個看到的,我也相信在古代或當代現代也是有極少數人發現過的,但是大家無一例外,都是和這位宋同學一個看法,然後得出了一個是高鶚整理和保存樓夢》的,但是你們想過沒有?這個補其實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補全”

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