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起 作品

一百四十九 摟草打蛇

  當鋪在茶館東邊,天冷有風,只開著半扇門,他在門口跺跺腳,進去後搓搓凍僵的手,搓搓發熱的耳朵,指著身上的裘皮大衣,問能當多少錢?掌櫃的認識杏年,說:“你父親來當可以,你當不行。”

  “我爸不會找你的,我也不說。”杏年說。

  “那也不行,你實在要當,可以去導士的當鋪看看。”

  杏年有些沮喪,想當衣服還當不了。從當鋪出來,看看天,想了想,決定去導士碰碰運氣,順便看看錢悟本,看看他偷了家裡多少錢,什麼時候能夠動身。

  走了幾步,想到學校已放假,便轉頭去荊培民家,想叫上他做伴去導士,路上兩人可說說話。荊培民在家沒事,寂寞無聊,樂得跟杏年出去走走。

  兩個人說著話,走到銅匠店門口,看到一個挑水的小夥子,挑了一擔水,站在對門人家門前的臺階上,前後木桶往下滴著水,水滴在雪裡不見了。

  杏年知道他是送水的,剛想問他為什麼不喊門?便聽到屋裡傳出哭聲,知道挑水的人是聽到哭聲有點猶豫,不敢喊門,杏年上前說:“你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我給你敲門。”

  他走上臺階,右手拎起鐵門環,哐哐哐敲了三下,過了一會兒,又敲了三下,門吱呀一聲開了。杏年吃了一驚,開門的姑娘太漂亮了,比自己的大姐二姐還漂亮,膚如雪,顏如玉,像白雪公主,像水晶美人,他不由得臉紅了,靦腆地說:“送水的人來了。”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請進來吧。”漂亮姑娘低聲說。

  挑水漢子進了屋,趴在桌上哭的老太太止住了哭聲,抬起了有皺紋有淚水有些絕望悲傷的臉。

  杏年不認識這母女倆,上了去居橋頭的路,便向荊培民打聽。

  原來這母女倆是上海人,老太太的丈夫是皇塘人,叫荊滿堂。荊滿堂幼年喪母后,一直寄養在小姨家,小姨對他視如己出,雖然自家不富,但對姐姐留下的這個孩子疼愛有加。

  荊滿堂十六歲那年,為了減輕小姨家的負擔,他到上海紗廠去當了學徒,他聰明勤快,學技術很快,老闆誇他有悟性。幾年以後,荊滿堂當了技師、管工,再後來,這個深得老闆喜歡的年輕人就做了上門女婿。

  老闆去世後,荊滿堂繼承了家業,他經營有方,紗廠布廠效益都不錯。

  不久前,荊滿堂患肝病去世。臨終前,交代妻子和女兒荊芳菲來皇塘替他辦三件事:第一件是去看望小姨。第二件是拜訪一下各家老親戚,告知自己去世的消息,如果哪家有向自己借的錢,不需再還,作為饋贈。第三件是他不在了,也沒人去皇塘了,把街上兩間老房子賣了,能賣多少就多少,賣的錢給小姨。

  老太太母女倆來到皇塘,先帶了禮品和錢去看望導士小姨,走到導士街口時,遇到兩個歹徒,一個人搶了一個包,轉身就跑。老太太是小腳,哪裡追得上。荊芳菲高喊抓賊,奮力追了幾步,地上一塊小石頭絆了她一腳,她摔了一跤,等她爬起來,歹徒早已無影無蹤。她們帶的五十大洋和禮品被搶走,母女倆兩手空空,急得哭了起來,哭了一會兒,母親說,小姨家近在咫尺,還去不去?

  荊芳菲說,空手上門不好,我們回去吧,拿了錢再來。

  老太太想了想說,已經來了,還是去吧,街上有當鋪,去當鋪當些錢,先看了小姨再說。

  她們找到街上的當鋪,進去當了二人的隨身首飾,拿了錢,買了禮品,帶著錢和禮品去看小姨。

  流光消逝,晝夜交替,日子似海中潮汐,起起伏伏,一天天過去。荊芳菲和母親從導士回來,便拜訪皇塘各家老親戚,母女倆只顧走親戚,錯過了贖當的日期,等到前天去贖,當鋪以超過贖期三天,已成死當為由拒絕了,請荊族長去說情,也不肯通融。

  老太太是富婆,為何為不能贖當如此憂傷呢?原來老太太的三件當物,有兩件價值連城:一隻簪子,據說是明代江南首富沈萬山家眷所用之物。一隻鑽戒,是宮中流出的皇家用品,荊滿堂花了千兩銀子才買下來贈與妻子的,那附在首飾上的情感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