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13章 萬旅去屯看整暇

 若說尋仇,除非是打算殺了人之後逃亡海外或者揭竿起事,否則怎敢向承守真這樣的重臣下手?他若定性此案為尋仇未遂,最不會放過他的就是那些曾被承守真彈劾懲戒過得皇親貴戚、當朝重臣了!

 “公良先生一番話真是點醒了敝人,茲事體大,餘也是關心則亂,不知公良先生有何指教,還請明言!”

 既然軟硬對方都沒接招,那不如調轉方向,把腳縮回來,先看看公良吉符都有哪些說辭。

 “一座縹雲峰,三處敕建宮觀,上有應天府官宦親眷遭遇暗襲,再有惟公一行遭遇截殺,還有玉虛宮焚燬,清虛宮也是僥倖得存,以下竟有太暉觀住持勾結匪類,如此來看,哪裡是劫財或是尋仇,分明是大逆不道的謀逆!”

 元知縣又把話接了回來。

 “元知縣,勿要危言聳聽!聽你所言,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發生在壽安縣轄內,哪裡是你太丘縣的事務!你何必妄言!”

 明檢法可不給元知縣面子,而元知縣更不給他面子,

 “予這裡有營丘大判的劄子,壽安縣自有公幹,太丘縣奉命協助府衙辦事,如何不妥?”

 “營丘大判家中兒郎以及許多家人也是涉案中人,循例本當迴避,豈可行文命令你們辦事?”

 “循不循例,你說的算數嗎?”

 元知縣更是肅然道,

 “如今路監司諸使臣出缺,便是應天府尹也是告病在京中修養,莫非按你的意思,咱們什麼都不做,移書進京讓大尹拿個主意?這時候,你們倒是不著急了?”

 明檢法才坐下,又按捺不住站了起來,狠狠的說道,

 “應天府又不是隻有營丘大判一人,為何不等欒右判拿個準主意!”

 “荒唐!”

 元知縣不依不饒,

 “壽安縣也好,太丘縣也罷,按著循例乃是營丘大判直管,外人或有所不知,你豈能不知?直管長官不來作主,卻去問欒右判,是何道理?”

 “豈有此理,你這豈不是狡辯!”

 “二位還是緩緩心神,如何在惟公面前如此失禮!”

 公良參軍出言攔住,也是不想讓這明檢法在胡攪蠻纏,讓人看輕了承公。

 “嘉言,畢竟這是丹南地面的案子,你我皆是案中人,豈可以你我之念擾亂了地方辦案?這麼多年咱們辦案的規矩到哪裡都不能荒廢!”

 承公一句話,便將所有話都打住了。

 公良吉符、元知縣、明檢法皆順勢行禮入座,不再言語。

 攻守半晌,說到了關鍵被打住了。敢情,說了一籮筐的廢話。宗淑心中念念,本以為承公才是應該雷厲風行的一方,豈料玩起了拖字訣,反而丹南官場坐不住了。這一天,外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宗淑此刻才覺得身為井底之蛙,可知曉的信息實在少的可憐。

 更難受的是這明檢法,以他一人力敵元知縣勝負尚未可知,何況公良吉符、承守真親身下場。軟硬兼施都如石沉大海,對方壓根兒就不接招,只是看他一個人還能作出什麼戲來。若是他知情識趣,現在明智之舉就是趕緊退出去,但是他沒得選擇,大多時候退一步絕非海闊天空。

 “承公所言極是,此案卻是丹南提刑司現在第一件大事,若非路司提刑出缺,實在是輪不到下官前來置喙,只是職責所在,還請承公海涵!”

 倒是小瞧了此人,還真是個知難而進的主兒,所謂不撞南牆不回頭便是如此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就只有圖窮匕見了。

 “事關朝廷重臣安危,幾件事情原委還是須當面提出來,共同理一理,議一議,所謂辦案線索不理順是不行的。承公於公案上乃是我輩高山仰止之所在,不枉不縱、不錯不漏,更是鞭策我等辦案信條,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實在是請尊臺不吝賜教。”

 “賜教當不得,同僚之間何分彼此,更何況君等也是為吾等之事忙碌。”

 明檢法的話是衝著承守真去的,但接話的還是公良吉符。面對此等人物,承公何必親自下場。

 公良吉符示意明檢法坐了下來,畢竟好戲開場,坐下大家都好養精蓄銳,沒有長隨在側,於是宗淑示意六郎招呼幾個縣學生下去侍茶。留在堂上的皆是厲兵秣馬,準備上陣之人。

 “公良法曹,在下乃是提刑司勾當公事,於昨日天台山匪眾截殺朝官一案上,按著國朝鞫讞分司制度,提刑司可視地方案情偵查進展酌情何時以何方式派遣何人介入,昨日我等風聞此案,入夜才有地方巡檢上報。如此大事,憲司不敢耽擱,於是調動人員、檢校兵甲,以求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