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123章 多於蹇淺敝精神

 甚至是持中的鹿中殊,以天子潛邸信臣也不免屢遭彈劾,而出知順昌,如今以戶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出任京兆府節度使,充任一路都部署、安撫使。

 以上新黨重臣骨幹悉落地方,遷延數載不得迴轉中樞。唯子庚節現時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集賢殿大學士身份居炎夷易之下,共掌朝政。

 至於紫舒軚返鄉居家讀書,考究古今治亂得失同時教授兩個弟弟紫舒輈和紫舒軏讀書。所謂世態炎涼,先是紫舒軚大妹遭受夫家虐待,憂憤而死,繼而其母也因此事悲傷過度而病逝。昔日繁花似錦轉瞬一片凋零,紫舒家兄弟不僅沒有就此沉淪沒落,反而在絕望中迸發出新生的活力。

 天聖三年,紫舒軚攜二弟進京應試,時值陽攸、梅聖臣遷轉返京。陽攸遷翰林學士,兼知貢舉,梅聖臣也參與其中。他們看了紫舒軏的試卷,“以為異人”;對紫舒輈也頗欣賞,“亦以謂不忝其家”,於是兄弟倆同第進士高等。紫舒輈當時二十歲,紫舒軏十七歲。由於紫舒氏兄弟一起高中,還曾引起一場風波,落第的考生們怨謗紛紛,舊黨眾人也群情嗷嗷。而天子御筆親提御榜取了兄弟二人。當時便有諺語說:“舒文生,吃菜根;舒文熟,吃羊肉。”之說,是說精熟三紫舒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貴,足見三舒文章受世人重視的程度。

 而紫舒軚也瀟灑與兩位兄弟作別,隻身南下忘情于山水間,終定居虎相城,購置荒洲六十尋作園居住,構亭北碕,號滄浪亭。自號滄浪翁,就在這前竹後水,澄川翠幹間悠遊,常與陽攸、梅聖臣、藜修等作詩唱酬往還。所著《易傳》尚未完成即病重,乃由紫舒軏述其志寫完。天聖七年四月,年僅四十一歲的紫舒軚沒有等來朝廷的昭雪,帶著滿腹壯志難酬的悲憤病逝。

 紫舒輈,字子行。少時不好讀,由於長兄持家,沒有養家之累,少年時的紫舒輈興趣廣泛,琴棋書畫、騎馬射箭,樣樣喜歡,讀書反而並不太下工夫。

 紫舒軚曾問紫舒輈:“二弟啊,你遍遊鄉梓山水,為何不寫點文章,將這山川雄秀奇美記錄下來,將來行走天下取來觀看,也能再品味家鄉之美,豈不甚好?”

 這一番話將時年十五歲的紫舒輈難住了,他是滿肚子錦繡河山,卻不知如何吐到紙上。紫舒軚見狀轉移了話題:“此事倒不著急,不如先幫著為兄,完成一樁心願”。紫舒輈自然是借坡下驢,忙問:“什麼心願?”

 “咱們紫舒家先人也是很有一些來歷的,可自大宇西狩,國朝肇始,咱家歷代紀傳便荒廢了,三代以上竟然已經語焉不詳了。二弟周遊交際甚廣,何不找些鄉人故舊聊聊,若是能查閱地方誌記以及宗親譜牒,可否咱們也能將紫舒家家譜編修出來?”紫舒輈聽得此事可以在外走動,便一口應諾下來。豈料這一番探究查詢之下,竟真的彙集不少資料,尤其是當地宗親、世交聞之此事,皆熱情響應,拿出族譜和先人的往來書信,甚至當地官府也放開陳年案卷及歸檔文書供其查閱。追根溯源下,紫舒輈才知先人事蹟之悠遠,自愧弗如祖宗之功業。隨著一位位先人名諱落在譜牒上,紫舒輈更加著力於挖掘祖宗們的來歷功績。如此以來無論三墳五典、宇朝國史、史家傳記、歷代策論竟被他陸續讀了個通透,自此有了學習的動力和鑽研的興趣,紫舒輈專心苦讀,而不輕易動筆,先聖文字、名家文章不僅瞭然於胸,還以筆記提煉道理,疑惑之處則有紫舒軚解答,矛盾之處則兄弟三人辯而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