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 作品

第235章 見說老龍高臥處

 公良吉符等人聞言卻並沒有什麼意外之色,楊永節反倒是長舒了一口氣,大師兄雷厲眼見於此,才對宗淑他二人說道, 

 “世衡、清鵬,既然你們已經提到了這官司涉及了此次清軍揀閱之事,便把這裡面的厲害與你們也說清楚,” 

 雷厲看公良吉符並無異議,這才仔細說明白他們此行詳情。 

 原來就在歸德城丹楓館大案發生的同時,紫舒軏他們順風順水的清軍揀閱事務也突如其來的遭遇危機,時候看其實紫舒軏他們面對的危局從他們離開歸德城開始便已經一腳踏了進去。 

 他們本以為丹陽八關乃是應天府下轄的屯駐顯要,這些禁軍常駐於此只怕與應天府上下許多勾連,因此便以此為開端進行兵馬揀閱,一番緊鑼密鼓的整頓與糾察,卻沒想到雖然這裡卻有些吃虧空、虛報折損以及走私之事,卻遠沒有預期想象的那般嚴重,因此這裡情況奏報了府衙,邊將後續之事交辦到原判官蒼龍固處置。 

 他們一行人便往丹南路北面金市城、嘉祥縣,然後轉向西面順昌城,然後南下經蓼谷縣往東一路往海邊去揀閱太丘縣、廣濟軍,然後便是沿海的武寧城、永義城、中陽縣、魚臺縣。 

 因為他們此行以揀閱屯駐、駐泊、就糧禁軍為主,更因為他們到達順昌城時,橫瑋已經調動順昌教閱廂軍往應天府來,故而他們直到廣濟軍也都並未發現嚴重的違法犯禁案件,而這一路上其實除了丹陽八關的八個指揮屯駐禁軍,也只有金市城、順昌城各一個指揮屯駐禁軍。 

 而東面才是他們揀閱重心,僅廣濟軍這裡就有八個指揮的就糧禁軍,武寧城一個指揮屯駐禁軍,三個指揮駐泊禁軍,永義城一個指揮屯駐禁軍,五個指揮駐泊禁軍,這裡涉及海防與協防北面北京府,故而合計十八個指揮,丹南其他地方禁軍合計才十二個指揮,加之最近來回調動的,如今也只有十八個指揮。 

 宗淑聽到此處才意識到這東面諸軍確實有些自成一脈,惟公避居太丘縣時,這廣濟軍就在毗鄰,卻毫無動靜,即便是惟公在太丘縣繼任帥臣與應天府尊,這廣濟軍也無一兵一卒衙前護衛,而惟公在應天府開經撫司衙參時,這東面來的也都是地方官,各地軍頭以海防為由來的都是副貳官,這些時日無論應天府是否風平浪靜,這些地方似乎置若罔聞一般,如此看來,此次清軍所謂先易後難,其實劍指的便是此處了。 

 大肇禁軍常備約有三十萬眾,其中九萬眾都是戍衛京城的,而北面臨邊合計約六萬眾,論起來丹南路禁軍近兩萬眾已經是不少了,畢竟整個南方諸路合計禁軍才三萬眾,至於西邊京兆府等六個府路要衝才六萬眾,東陸如今接壤東丹與大晟,合計禁軍才四萬眾。 

 也就是想到此處,宗淑才不禁暗暗搖頭,若不是此次朝廷重設經撫司,這東面沿海的十八個指揮竟然是各自為政,除非京城的樞府能想起他們來,這也是大肇的體制使然。大肇體制與大綦體制幾乎是走到了兩個極端,不同於大綦將軍政大權都交付地方,大肇簡直是將地方防範到了極致,若非相公們已經是耗盡了心力,只怕巴不得將大肇宇內所有的府路城監縣軍都直接管理起來。 

 雷厲說到這裡時,有旗牌官轉入二堂通傳,請諸位移步三堂,惟公此時要與諸位一起商議要務了。 

 一行人轉入三堂,只看惟公居中坐於案後,公案前面左右各一把圈椅,右邊紫舒軏已經站起來迎接,這左邊位子自然是留給公良吉符的,其餘人分文武列座,雖然眼看著幕府規模隨著幾個人的調離,似乎蕭索了些,但在座的基本上也都是惟公信用之人了。 

 與往常不同,乃是惟公率先開口,一封嶄新的朝廷劄子,一席看似平淡的話,卻讓所有人都心潮澎湃起來,而經過三師兄的點撥,宗淑與風鳴意識到,戰爭的步伐越來越近了。 

 只聽惟公澹然的說道, 

 “中樞有鑑於如今北面諸路的局面,做出了些許調整,關係到咱們丹南路也是有得有失,所謂得失不過是毛羽鱗鬣,不必在意,但是其中變化咱們也早做打算。” 

 一番鋪墊才說道重點, 

 “順昌城從丹南路劃分出去,此後隸屬於丹水西路管轄,原丹水北路的須昌城、蓼陽縣、天中城、雷澤縣、奉符縣劃入丹水南路管轄。” 

 不等眾人消化這消息,又繼續說道, 

 “如此咱們丹南路轄區更是擴大不少,某擬建言將都轉運司遷往天中城,開提刑司置於武寧城,諸位就這些消息大家議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