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40.人傻錢多,速來。

 高氮低磷低鉀肥,以及高氮中磷中鉀肥。

 這兩種肥料的製作不難,難的是大量投入試驗。

 到了這一步,只用官署那一點公田實踐是遠遠不夠的,樣本太少,浪費時間不說,即便成功了,也很難叫潮陽縣的百姓們口口相傳,深信不疑。

 這件事要辦,還得轟轟烈烈地大操大辦,藉以擴大影響力和號召力。

 七娘打定主意,便趁著李白在縣衙內忙得焦頭爛額,自己帶上兩個小吏,去了城郊新興鄉耆老家中。

 大唐初期,原本設每五百戶為一鄉,每百戶為一里,只置鄉長和里正,是沒有什麼耆老的。

 到了貞觀十五年,太宗下令廢去鄉長之職,另置耆老一人,負責鄉內百姓的禮儀教化,而司法權收歸到了縣司手中。這種情況下,就變成了縣下達命令,再由專差傳“符”(公文)到鄉,由該鄉的五位里正共同執行。

 因而,這時的地方一級里正也被稱為“鄉頭”或是“五里官”。

 七娘手中無符,便特意繞開五位里正,找上了新興鄉的耆老。

 這位老翁白鬍子一把,拄著柺杖,耳朵都有些背了,聽人介紹還當七娘是新到任的縣令。只因是當地望族大姓出身,以年紀德望才被選做了這麼個官身。

 七娘把耆老哄得開心了,才開口道:“阿翁,我耶耶想請您幫個小忙呢。”

 “啊?”

 “就是想請您出面作保,說服各家各戶騰出一丈寬、一丈長的稻田,給裡頭施用縣衙下發的肥料。只要能種到收稻期,等縣衙來人清量,有缺漏的糧食李縣尹都會掏腰包補上;若是多了,也不用退回縣衙。這對百姓們來說,可是穩賺不賠啊。”

 耆老伸著耳朵聽了半晌,疑惑問道:“李縣尹很有米啊?”

 七娘連蒙帶猜,覺得這話大約是很有錢的意思。

 於是連連點頭道:“有有有,我阿耶腰纏三十萬貫下揚州,出手闊綽得很,對自家人向來大方。這回一來潮陽縣,就以收垃圾為名,給縣城百姓發了銀錢呢!阿翁,您就只管作保,餘下的都交給我阿耶!”

 耆老又看向七娘身後,見她左右果真跟著縣衙的胥吏,沉思片刻允諾道:“那就請縣尹派人將肥料運來吧,利民的好事,大夥兒都是一呼百應,應當不難辦。”

 七娘歡喜應了一聲,便帶人往潮陽縣子城內趕。

 許二孃今日要跟著灶上學一道嶺南特色的蜂蛹,據說是用蜂子加鹽爆幹,火燎之後得到的。七娘長這麼大還沒吃過蜂子,自然忙著回去湊熱鬧。

 縣衙後堂內。

 許二孃看著於主簿帶來一簍活蜂子,忍不住腳下退了半步。她是說要學,可沒聽說是活的啊!

 於主簿勉強笑了笑:“活的比死物味道要好一些。”

 說完,眼神閃躲地瞧了七娘一眼,又看向李白:“聽聞縣尹在淮南道豪擲數十萬金,只為吃一道名菜,可曾嘗過嶺南一帶的蜂蛹蟠蟲?”

 李白正在一邊看著二孃樂,聞言茫然:“什麼?”

 於主簿熟練打小報告:“是七娘子在新興鄉所言。”

 七娘一看情勢不好,悄咪咪扭頭想走,被李白扣著後腦勺按住。

 “我昨個還在潮陽縣收破爛,今兒就成了一擲萬金的紈絝世家子,你也真敢編啊!”

 七娘哼哼唧唧賣萌,試圖矇混過關。

 旁邊於主簿應和道:“所以,現在整個潮陽城都覺得您人傻錢多,還有點收破爛的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