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面對宋蘭梅的提問,古麗妮回想了下,很坦率地說道:




“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我還是頭一回看到有人家裡擺著一套沙發椅。單就是那一套沙發椅,肯定就已經不便宜了。”




宋蘭梅:“你肯定想不到,在兩年多以前,他在京市連個落腳的地都沒有。”




“什麼?”古麗妮有些驚訝,“他不是京市本地人嗎?”




“他是京市本地人,地地道道的京市本地人,在這出生,在這長大。”




宋亮感到疑惑:“那他怎麼會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呀?”




宋蘭梅:“這事說起來有點複雜,你們還記得兩年前知青返城的事吧?”




古麗妮和宋亮齊刷刷點頭。




這麼重要的事情,他們不可能忘記。




從78年年底,上面就放寬了對知青返城的限制,到了79年的時候,分佈在祖國大江南北的知青們更是大舉返城。




他們大柳村當時因為知青返城的事情,還鬧出了不少麻煩。




有個已經在大柳村娶妻生子的男知青,執意要拋下自己的妻子兒女,返回到城裡去。




宋蘭梅望向古麗妮和宋亮:“這小邵同志就是79年1月時,從疆區那邊返城回來的知青。他在疆區下鄉了6年,等到回來之後,卻發現家中早已沒有他的位置。他原本在家中就不受父母重視,不然他家四個孩子裡面,也不會偏偏是最小的他被要求下鄉。”




“他家原本就沒多大空間,再加上他的二個哥哥都已經結婚生子,所以他原本睡覺的位置,自然是早就被其他人給侵佔了。按常理來說,既然他已經下鄉回來了,那再怎麼樣,也應該努力給他騰個睡覺的地方出來。”




“但是,他爸媽和他那二個哥哥,卻都說他既然已經這麼大了,就該學會獨立生活了,所以連家門都沒讓他進,就把他趕走了。”




古麗妮聽到這,忍不住皺眉:“這也太過分了吧,邵同志可是為了家裡才下鄉的,他們難道不該念著點邵同志的好嗎?”




宋蘭梅:“他們那家人就是這副德性。小邵同志從火車站走到家門口的時候,都已經是入夜了,就算想要找臨時的住處,基本也不太可能找得到,畢竟那陣子京市的招待所基本也是住滿了返城的知青。”




“邵家和我們家是同一條衚衕,我從外面要回家時,恰好看到他在敲門,求家裡人讓他先進去將就一個晚上,他明天就走,結果他家的人卻罵他是狗皮膏藥,讓他別再死皮賴臉地糾纏著他們。”




宋蘭梅朝聽得一臉專注的古麗妮和宋亮解釋道:“你們不知道,那段時間,京市正是寒冬臘月最冷的時候。一個人要真是晚上在外面過一夜,指不定第二天連屍體都凍僵了。我擔心他晚上真被凍死在外面,就叫他先去我們家的客房將就一晚,等明天白天再想想法子。”